-
公开(公告)号:CN114118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237401.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6 , G06F18/2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混叠未知无线信号的串行分离方法,解决了小信号分量无法被识别和各个信号分量量化不准确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基矩阵不会和组成叠加信号的各个分量完全相同,这使得无线信号分解的准确率下降。另外,考虑到能量大的信号或者特征明显的信号在分解过程中易于被识别,所以在要分解的无线信号中去掉能量占比较高的信号,并更新需要分解的无线信号,继续使用无线信号分解的算法分解剩余部分。通过上述迭代,能量小的信号分量可以被层层剥离出来,这样就提高了无线信号分解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信号基矩阵对无线信号分解结果的影响。当分离出来的信号能量之和达到要分解信号能量的一定占比算法迭代终止。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37401.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混叠未知无线信号的串行分离方法,解决了小信号分量无法被识别和各个信号分量量化不准确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基矩阵不会和组成叠加信号的各个分量完全相同,这使得无线信号分解的准确率下降。另外,考虑到能量大的信号或者特征明显的信号在分解过程中易于被识别,所以在要分解的无线信号中去掉能量占比较高的信号,并更新需要分解的无线信号,继续使用无线信号分解的算法分解剩余部分。通过上述迭代,能量小的信号分量可以被层层剥离出来,这样就提高了无线信号分解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信号基矩阵对无线信号分解结果的影响。当分离出来的信号能量之和达到要分解信号能量的一定占比算法迭代终止。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9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756403.9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计CSI的智能反射面的相移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收发端与智能反射面(RIS)的参数配置、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统计知识;然后利用统计CSI优化RIS的相位偏移使得中断概率最小;继而运用中断概率的渐近表达式简化优化问题;最后,使用数值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迭代求解最佳相位偏移值。本发明利用CSI的统计知识进行RIS相位偏移的优化设计,从而避免了频繁的信道估计、信令交互等引起通信系统开销;此外,基于渐进中断概率实现的最佳设计方法具有极低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661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361675.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W24/02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MO‑NOMA的增强型小蜂窝下行通信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基站、NOMA用户以及NOMA配对策略等相关初始化参数以及信道的统计状态信息;然后利用干扰对齐技术进行NOMA远近用户的接收线性滤波器的设计;继而确定基站端的预编码矩阵;最后,在给定最大可容许的中断概率条件下,通过最大化长期平均吞吐量来优化设计所有NOMA用户的传输速率。与现有的方法如有预编码的MIMO‑OMA、无预编码MIMO‑OMA、以及无预编码MIMO‑NOMA相对比,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吞吐量,尤其在NOMA用户对的信道差异越显著时表现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0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756727.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到移动(M2M)通信的短包传输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获取M2M通信系统参数以及级联衰落信道环境参数;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制后符号块长度来最大化有效吞吐量并给定平均误块率最大约束;最后利用平均误块率的渐进性表达式进行块长的优化求解。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短包传输方法考虑了实际M2M通信场景下级联散射的负面效应,以及面向低时延、低功耗目标的短包通信需求,基于平均误块率的渐进式的优化算法在复杂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0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56727.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到移动(M2M)通信的短包传输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获取M2M通信系统参数以及级联衰落信道环境参数;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制后符号块长度来最大化有效吞吐量并给定平均误块率最大约束;最后利用平均误块率的渐进性表达式进行块长的优化求解。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短包传输方法考虑了实际M2M通信场景下级联散射的负面效应,以及面向低时延、低功耗目标的短包通信需求,基于平均误块率的渐进式的优化算法在复杂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34239.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L1/00 , H04L1/1607 , H04L1/1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码合并HARQ辅助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步骤如下:确定传输模式,同步传输模式所有的用户数据在同一时间开始传输和结束,所有用户都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开始传输新的数据,异步传输模式允许用户在不同时间传输数据,用户在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即开始新的数据传输;对每个用户待传输数据包进行编码,生成一个编码序列;在接收端联合所有HARQ轮接收到的信号使用聚合因子图方法或比特级合并方法进行多用户检测,然后进行信道译码恢复数据比特;最后判断被恢复的比特是否通过CRC校验,若通过CRC校验,发送确认信号,否则发送否认信号;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实现提出的通信方案。本发明能有效提高SCMA通信的可靠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90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429460.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W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步骤如下:引入智能反射面(RIS)反射传感器信号给基站,运用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IR)技术改善信号接收质量;基站端收集信道状态信息的统计知识,通过优化设计智能反射面的相位偏移、传输速率及发送功率构建信息年龄(AoI)的最小化问题,同时保证功耗受限以及低中断概率;基于视线信道传播系数设计RIS最优相移;基于交替迭代优化思想利用连续上界最小化以及几何规划逼近分别对发送功率和传输速率进行迭代求解,直至算法收敛。本发明利用RIS技术降低传输延时以及中断概率的渐进表达式简化面向AoI物联网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390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29460.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W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步骤如下:引入智能反射面(RIS)反射传感器信号给基站,运用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IR)技术改善信号接收质量;基站端收集信道状态信息的统计知识,通过优化设计智能反射面的相位偏移、传输速率及发送功率构建信息年龄(AoI)的最小化问题,同时保证功耗受限以及低中断概率;基于视线信道传播系数设计RIS最优相移;基于交替迭代优化思想利用连续上界最小化以及几何规划逼近分别对发送功率和传输速率进行迭代求解,直至算法收敛。本发明利用RIS技术降低传输延时以及中断概率的渐进表达式简化面向AoI物联网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56403.9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计CSI的智能反射面的相移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收发端与智能反射面(RIS)的参数配置、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统计知识;然后利用统计CSI优化RIS的相位偏移使得中断概率最小;继而运用中断概率的渐近表达式简化优化问题;最后,使用数值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迭代求解最佳相位偏移值。本发明利用CSI的统计知识进行RIS相位偏移的优化设计,从而避免了频繁的信道估计、信令交互等引起通信系统开销;此外,基于渐进中断概率实现的最佳设计方法具有极低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