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
    1.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229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33643.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在具备支承马达的摆臂的电动车辆中,抑制摆臂的大型化及弹簧下的重量的增大,并且具有马达的摆臂与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的组装性良好。电动车辆具备:摆臂(16),其经由枢轴(29)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马达(13),其设置于摆臂(16)并对驱动轮(12)进行驱动;以及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32),其与马达(13)电连接,其中,电动车辆具备与构成车身的车架(11)分体且能够安装于车架(11)的副车架(28),副车架(28)具有将摆臂(16)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枢部(65b、75b),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32)支承于副车架(28)。

    蓄电池装卸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3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80103084.X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卸结构,能够保持连杆机构的良好变动且容易装卸蓄电池。操作杆(36)的下端部在连杆臂(72)的一端侧枢接于作为杠杆的力点来发挥作用的第一摆动轴(36g)。插头保持件(70)在连杆臂(72)的另一端侧支承于作为杠杆的作用点来发挥作用的第三摆动轴(71)。在插头保持件(70)上形成有供第三摆动轴(71)插通的孔部(100)。插头保持件(70)构成为,由于随着连杆臂(72)的摆动动作,第三摆动轴(71)对孔部(100)的内周面进行推压,而向推压方向侧移动。孔部(100)具备第一形状部(101),所述第一形状部(101)构成即使第三摆动轴(71)变动,插头保持件(70)也不会上下移动的空走区间,并且具有沿着第三摆动轴(71)的圆弧轨迹(R)的形状。

    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2770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80098073.5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提供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限制所收纳的电池的移动,并且能够维持电池侧的端子与外壳侧的端子的良好的电连接。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包含以下而构成:多个大致长方体的电池(B),其向骑乘型车辆(1)的动力源供给电力;电池外壳(40),其收纳电池(B);电池侧端子(75),其设置在电池(B)的下表面(107);外壳侧端子(90),其与电池侧端子(75)卡合;具备端子支架(74),其以能够在与电池侧端子(75)连接的连接位置(U)和从电池侧端子(75)离开的退避位置(D)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外壳侧端子(90)。在所述外壳侧端子(90)与所述端子支架(74)之间配设有弹簧(97),弹簧(97)向将外壳侧端子(90)按压于外壳侧端子(90)的方向施力。

    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2752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80098062.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提供电池装卸构造,具备能够通过单一的操作杆同时保持多个电池的保持机构。具备:单一的操作杆(60),在将电池(B)收纳在电池外壳(40)中的状态下把持部(61)位于电池(B)的上方;摆动式的按压支架(45),其按压电池(B)的上表面(102);端子支架(74),其以能够在与电池侧端子(75)连接的连接位置(U)和从电池侧端子(75)离开的退避位置(D)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外壳侧端子(90);连杆机构(L),其连结操作杆(60)和端子支架(74)。当将多个电池(B)收纳在电池外壳(40)中并将操作杆(60)向下方下压时,端子支架(74)向上方移动而使电池侧端子(75)与外壳侧端子(90)卡合,并且按压支架(45)按压上表面(102)。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78630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911798.9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即使是由侧罩覆盖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顺利地进气。在具有具备进气口(210)的空气过滤器(40)、和从车辆侧方覆盖进气口(210)的后侧罩(49L)的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中,后侧罩(49L)具有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在第1侧罩(201)与第2侧罩(202)重叠的重叠部(261)上立起设置有肋(235a、235b、235c),该肋(235a、235b、235c)使第1侧罩(201)和第2侧罩(202)仅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开口部(263、263),开口部(263、263)配置在进气口(210)的前方,肋(235a、235b、235c)指向进气口(210)所处的方向。

    跨骑型电动车辆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723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80098175.1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电动车辆,该跨骑型电动车辆具有适合于在座椅的下方收纳移动式蓄电池的结构的侧支架结构。在具有大致长方体的蓄电池(B)、收纳该蓄电池(B)的蓄电池壳体(33)以及侧支架(19)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中,将蓄电池壳体(33)配设在座椅(29)的下方。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将侧支架(19)的枢轴(19b)配设在收纳于蓄电池壳体(33)的蓄电池(B)的前后长度内。将枢轴(19b)设置于车架(F)向车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部分。蓄电池壳体(33)被从自下方支承低底板(17)的底框架(F3)的后端部向后上方立起的左右一对立起框架(F4)夹持而被支承,在立起框架(F4)的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枢轴(19b)。

    骑乘型车辆的电池装卸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2752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80098062.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提供电池装卸构造,具备能够通过单一的操作杆同时保持多个电池的保持机构。具备:单一的操作杆(60),在将电池(B)收纳在电池外壳(40)中的状态下把持部(61)位于电池(B)的上方;摆动式的按压支架(45),其按压电池(B)的上表面(102);端子支架(74),其以能够在与电池侧端子(75)连接的连接位置(U)和从电池侧端子(75)离开的退避位置(D)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外壳侧端子(90);连杆机构(L),其连结操作杆(60)和端子支架(74)。当将多个电池(B)收纳在电池外壳(40)中并将操作杆(60)向下方下压时,端子支架(74)向上方移动而使电池侧端子(75)与外壳侧端子(90)卡合,并且按压支架(45)按压上表面(102)。

    跨骑型电动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11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80096282.0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移动式蓄电池的配置、收纳结构的最优化来提高便利性的跨骑型电动车辆。构成为包括:大致长方体的两个蓄电池(B)、收纳该蓄电池(B)的蓄电池壳体(33)、设置于所述蓄电池(B)的底面的蓄电池侧端子(49)、以及与该蓄电池侧端子(49)卡合的壳体侧端子(55)。在车宽度方向上排列配设两个蓄电池(B)。具备使蓄电池侧端子(49)与壳体侧端子(55)相互连接或分离的操作杆(36)。将操作杆(36)配设在两个蓄电池(B)之间的车宽度方向中央,将蓄电池侧端子(49)以及壳体侧端子(55)配设在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在蓄电池壳体(33)的前后,前后一对地设置将操作杆(36)和壳体侧端子(55)连结的连杆机构(L)。

    鞍乘型电动车辆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892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80026024.5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提供鞍乘型电动车辆,其在提高空间效率以及冷却效率的位置配设有PCU等电装部件。在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具有低底板(25),并且通过马达(M)驱动后轮(WR)的电动二轮车(1)中,将向马达(M)供给电力的主电池(B1)配设在座椅(23)的下方。在高压电池(B1)的车体后方侧且比后轮(WR)的车轴(S)靠车体前方的位置配设PCU(60)。在座椅(23)的下方配设收纳主电池(B1)的电池箱(50),在电池箱(50)的车宽方向外侧配设座椅下壳罩(24),该座椅下壳罩(24)设有导入行驶风的狭缝(22)。在电池箱(50)的后方配设罩部件(40),该罩部件(40)具有面向PCU(60)车体后方的开口(41)。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786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903645.X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根据需要来装卸收纳空间且易于整理收纳物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在具备从后方覆盖下部车架(18)的护腿挡风板(47)和设于护腿挡风板(47)的后方的收纳部(100)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收纳部(100)具备通过固定部件(105c)能够装卸自如地固定于护腿挡风板(47)侧的收纳箱部(101),护腿挡风板(47)具备向前方凹陷且与下部车架(18)重叠的凹状壁部(112),通过收纳箱部(101)形成第一收纳空间(131),通过收纳箱部(101)的一部分和凹部(112)形成第二收纳空间(1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