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208323.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的劣化检测方法,能够简易地、短时间地、精度良好地检测燃料电池(34)的劣化、交叉泄漏。在测量工序中,对在喷出规定量的燃料气体后的发电状态下发生下降的、所述燃料气体在每个规定时间(Δt)的压力下降幅度(ΔPH)进行多次测量之后,在判定工序中,在多次的压力测量值中的最小压力下降幅度(ΔPHmin)高于阈值(ΔPHth)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44)发生了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5993.2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23 , H01M8/006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768 , H01M8/242 , H01M8/2457
Abstract: 燃料电池组(10)具备各一对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34a)接近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且分别向各边分开。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34b)分别接近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且分别向各边分开。其运转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检测燃料气体流路的至少一部分是否被水闭塞的工序;在判断为所述燃料气体流路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水闭塞时,限制所述冷却介质向与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相邻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流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191258.4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8 , H01M8/04313 , H01M8/04664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的劣化检测方法。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短时间地、精度良好地检测燃料电池(34)的劣化(交叉泄漏)的燃料电池系统(12)中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44)的劣化检测方法。在抑制了负荷的变动的状态下,由在从所述燃料气体出口(56b)至所述燃料气体入口(56a)的燃料气体循环路(96)配设的压力传感器(102c)测量从燃料罐(80)向燃料电池(34)供给规定量的所述燃料气体时的压力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208323.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的劣化检测方法,能够简易地、短时间地、精度良好地检测燃料电池(34)的劣化、交叉泄漏。在测量工序中,对在喷出规定量的燃料气体后的发电状态下发生下降的、所述燃料气体在每个规定时间(Δt)的压力下降幅度(ΔPH)进行多次测量之后,在判定工序中,在多次的压力测量值中的最小压力下降幅度(ΔPHmin)高于阈值(ΔPHth)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44)发生了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191258.4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8 , H01M8/04313 , H01M8/04664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的劣化检测方法。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短时间地、精度良好地检测燃料电池(34)的劣化(交叉泄漏)的燃料电池系统(12)中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44)的劣化检测方法。在抑制了负荷的变动的状态下,由在从所述燃料气体出口(56b)至所述燃料气体入口(56a)的燃料气体循环路(96)配设的压力传感器(102c)测量从燃料罐(80)向燃料电池(34)供给规定量的所述燃料气体时的压力的变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