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7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85308.X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将碰撞负载往车宽方向外侧传递而提高车体刚性。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地板面板,设置在车辆的下端侧;侧梁,设置在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上的两侧,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支柱,设置在所述侧梁的上方,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前围板,以从所述地板面板朝向前方往上立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侧梁与所述支柱的前方,且分隔车厢与前室;以及三角扣板,接合在所述侧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柱的车内侧面,其中所述三角扣板具有从所述侧梁的内侧端部朝向所述支柱的车内侧面往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面,且所述三角扣板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前围板接合。

    车辆前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7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85307.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防止刚性集中在前框的接合部位而形成变形点,以提升整体结构刚性,从而提高车体刚性。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围板;地板面板,连接前围板;地板通道,设置在地板面板的中央,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侧梁,设置在地板面板的两侧,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框,设置在侧梁与地板通道之间,且以沿着前围板的车内侧往上立起的方式延伸;内侧横梁,从前框往地板通道延伸;以及外侧横梁,从前框往侧梁延伸,其中外侧横梁在上下侧形成有上方截面部与下方截面部,内侧横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外侧横梁的上方截面部与下方截面部错开,且内侧横梁的一部分与上方截面部或下方截面部在车宽方向上并排而相互对应。

    电池安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电池安装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139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3744.3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安装结构,能够控制电池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行动而确保前侧框具有足够的碰撞行程。电池安装结构适用于将电池安装在车体的前侧框,所述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前侧框上;电池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来支撑所述电池;以及后支撑脚,设置在所述电池座的后端,其中,所述电池座的中央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固定部,所述后支撑脚的下端固定在车体的刚性部件,并且所述后支撑脚的下端形成有脆弱部。

    电池安装结构
    4.
    发明公开
    电池安装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1399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2214.7

    申请日:2021-03-30

    Inventor: 笹野大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安装结构,能够将电池斜向地安装在前侧框的同时保持电池的安定性。电池安装结构适用于将电池斜向地安装在车体的前侧框,所述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前侧框上;收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中间来收容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线束;以及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前端与后端,并且在所述收容槽的前后分别构成为三角形的支撑面,以支撑所述电池。

    车辆前部结构
    5.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7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85305.6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将碰撞负载从前围板的弯曲部周围往车宽方向外侧传递,从而提高车体刚性并优化车内侧的空间布局。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地板面板;前围板,设置在地板面板的前端侧,且在下方具有朝向地板面板弯曲的弯曲部;前框,设置在前围板的车内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前围板延伸到地板面板;横梁,设置在前围板的车内侧,且从前框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往下方延伸;及加强件,设置在前围板的车外侧,且与横梁共同夹持前围板,其中横梁与加强件各自形成有以盖状结构构成为封闭截面且相互对应的上方截面部与下方截面部,下方截面部形成在前围板的弯曲部,且上方截面部形成在前围板的比下方截面部更靠上方的位置。

    车身前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401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53362.9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笹野大和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维持碰撞载荷的传递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设计自由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前侧车架(11);保险杠横梁支架(12),设置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副车架(14),设置在比前侧车架(11)更靠近下方;及,副车架支承部(15),从比前侧车架(11)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竖立设置在下方,并与副车架(14)连接;其中,副车架支承部(15)在该副车架支承部(15)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具有左右一对侧壁部(16,17),左右一对侧壁部(16,17)分别向前方延伸并与保险杠横梁支架(12)的下端连接。

    车身前部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291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648374.X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笹野大和

    Abstract: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即使在将副车架支承部设置在比前侧车架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2),具备:前侧车架(11);保险杠横梁支架(12),设置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副车架(14),设置为比前侧车架(11)更靠近下方;及,副车架支承部(25),从比前侧车架(11)的前端更靠后的位置竖立设置在下方,并与副车架(14)连接;其中,副车架支承部(25)在副车架支承部(25)的前方具有前壁部(28),前壁部(28)以上部位于比下部更靠近前方的方式倾斜设置,前壁部(28)的上部与前侧车架(11)的下部连接。

    车体前部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05578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604982.9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能够经由侧框兼顾冲击吸收量的提升以及弯折点的控制。车体前部结构包括:侧框,安装在车体上,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补强构件,沿着所述侧框重叠设置,并且在所述补强构件上,设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筋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