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038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80018182.8

    申请日:2008-05-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M)由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构成。与节流阀装置(4)连接的节流阀侧凸缘(22)和与设置进气口(5)的气缸盖(2)连接的盖侧凸缘(40)与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中的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入口部(21)与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并形成进气通路(10)的入口通路(11)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节流阀侧凸缘(22)。盖侧凸缘(40)具有与入口部(21)一体形成并沿与入口通路(11)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2)。用于将盖侧凸缘(40)连接到气缸盖(2)的一对螺栓(451,452)定位成彼此与入口通路(11)交叉。由于盖侧凸缘自身的刚性以及盖侧凸缘通过固定装置与气缸盖的连接,有效地减小了与节流阀侧凸缘连接的节流阀装置的振动。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310468.1

    申请日:2012-08-28

    Inventor: 若松健 山岸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4 F02M35/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有效地抑制伴随节气阀的开阀产生进气噪音。通过节气阀的配置在内燃机的进气通道中的阀杆的旋转,板状的阀芯的一端侧向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移动而另一端侧向进气通道的下游侧移动时,从形成于阀芯的一端侧与进气通道的壁面之间的间隙通过的流速高的主流与阀芯的下游的伴流混合而产生旋涡从而成为进气噪音的原因。然而,将第一隔板的两端固定在进气通道的比阀芯靠下游侧且与该阀芯的一端侧对置的壁面,第一隔板与进气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且朝向进气通道的径向内侧呈凸状地弯曲,因而能够由进气通道的壁面和第一隔板将主流的周围包围,使主流不与伴流混合来抑制旋涡的产生,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进气噪音。

    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0383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880018182.8

    申请日:2008-05-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M)由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构成。与节流阀装置(4)连接的节流阀侧凸缘(22)和与设置进气口(5)的气缸盖(2)连接的盖侧凸缘(40)与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中的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入口部(21)与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并形成进气通路(10)的入口通路(11)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节流阀侧凸缘(22)。盖侧凸缘(40)具有与入口部(21)一体形成并沿与入口通路(11)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2)。用于将盖侧凸缘(40)连接到气缸盖(2)的一对螺栓(451,452)定位成彼此与入口通路(11)交叉。由于盖侧凸缘自身的刚性以及盖侧凸缘通过固定装置与气缸盖的连接,有效地减小了与节流阀侧凸缘连接的节流阀装置的振动。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9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310468.1

    申请日:2012-08-28

    Inventor: 若松健 山岸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4 F02M35/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有效地抑制伴随节气阀的开阀产生进气噪音。通过节气阀的配置在内燃机的进气通道中的阀杆的旋转,板状的阀芯的一端侧向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移动而另一端侧向进气通道的下游侧移动时,从形成于阀芯的一端侧与进气通道的壁面之间的间隙通过的流速高的主流与阀芯的下游的伴流混合而产生旋涡从而成为进气噪音的原因。然而,将第一隔板的两端固定在进气通道的比阀芯靠下游侧且与该阀芯的一端侧对置的壁面,第一隔板与进气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且朝向进气通道的径向内侧呈凸状地弯曲,因而能够由进气通道的壁面和第一隔板将主流的周围包围,使主流不与伴流混合来抑制旋涡的产生,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进气噪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