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527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599258.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056 , H01M4/13 , H01M4/80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电极合材与固态电解质的密接性,抑制锂的电沉积,从而确保离子传导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是将以下构件交替地层压而成:正极,在构成电极集电体的金属多孔体的孔内填充有电极合材;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在树脂多孔体的孔内填充有固态电解质;及,负极,在构成电极集电体的金属多孔体的孔内填充有电极合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097852.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83 , H01M50/597 , H01M50/536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能量密度高的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具备:一个或多个层压体,由具备正极集电器的正极、电解质、具备负极集电器的负极重复配置而成,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分别从端面引出构成的多个集电器极耳组;外装体,收容层压体;引线端子,至少一部分从外装体向外部延伸出;及,多个过电流遮断部,配置在外装体的内部,并且与引线端子电连接;并且,多个集电器极耳组分别与多个过电流遮断部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062392.8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其具备电极层叠体,所述电极层叠体依次层叠有负极集电体、锂金属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及正极集电体,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其中一面与前述锂金属层相对向,另一面与前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相对向,在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前述负极集电体、前述锂金属层和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部配置有树脂或者树脂组合物,并且,在由于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化学合成而在前述锂金属层与前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有前述树脂或者树脂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041908.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5 , H01M50/1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用设置缓冲构件就能够防止蓄放电元件的角部处的破损发生的软包电池。软包电池(10)具备蓄放电元件(11)和对蓄放电元件进行包装的外装膜(13),蓄放电元件具有角部(11a),外装膜具有与角部对置而被折弯的折弯部(FY),在折弯部处,在沿着角部而与角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与角部(11a)分离的凹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452210.6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及该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固体电池能够对电池单体施加能够成为足够的表面压力的初始负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固体电池壳体上设置按压部来利用弹簧的力,并且具备排气端口来进行气体置换或减压。具体而言,一种固体电池,其具备固体电池单体和收纳固体电池单体的电池壳体,其中,在构成大致垂直于构成固体电池单体的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电池壳体的面上,形成对固体电池单体施加表面压力的按压部,并且在电池壳体上形成至少1个排气端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725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551971.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3 , H01M50/121 , H01M50/124 , H01M5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可以防止电池单体彼此的位移,而容易地将其固定,并且可以施加均匀的约束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10)及电池模组(1),所述电池单体(10)具备电池(11)、及收容电池(11)的外装体(12),外装体(12)与电池(11)紧密接触而被固定,在外装体(12)的最外层(L2)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低熔点树脂层;所述电池模组(1)是层叠多个电池单体(10)而成,在构成多个电池单体(10)的相邻的侧面的外装体(12)的最外层(L2)上,分别设置有低熔点树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950248.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较佳地收容电极层叠体的层压型固体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压型固体电池,其具有电极层叠体、及收容电极层叠体的由层压膜构成的外装体,在外装体的内部配置与电极层叠体的层叠端面之中的至少任一面抵接的绝缘部件,绝缘部件在沿着层叠方向的剖视中,具有随着从电极层叠体朝向外部而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与电极层叠体的层叠面所成的角超过90°且不满180°。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909812.7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50/593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其具有在锂金属层上依次层叠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混合材料层而成的电极层叠体,当俯视前述电极层叠体时,前述锂金属层的外周端存在于比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更靠内侧,在前述锂金属层的外周端与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之间的区域,配置有从前述固体电解质层朝向前述锂金属层延伸的绝缘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10918.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42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该全固态电池具备多个正极层、多个负极层、及多个固态电解质层,正极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及正极集电体层,负极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集电体层,固态电解质层配置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固态电解质层比正极层及负极层长,固态电解质层由包含形成有空隙的多孔质基材、以及填充于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解质片构成,固态电解质片具有对置部和非对置部,对置部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置,非对置部位于比对置部靠第一方向外侧的位置,非对置部中的固态电解质的含有率比对置部中的固态电解质的含有率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固态电解质层的非对置部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被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52564.6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2 , H01M10/05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对电极体的位移进行吸收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具备:由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负极层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容电极体的外装构件。外装构件具有:第一区域,其与电极体的最外层的层叠面相向;以及第二区域,其在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中形成于第一区域与所述电极体的中央部之间,在第二区域设置有能够对电极体的位移进行吸收的位移吸收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