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9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4184.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要求;2)萎凋;3)冻融破碎;4)机械破碎;5)发酵;6)过红锅;7)压扁做形;8)冷锅脱毫;9)辉锅提香。本发明结合冻融破碎和机械破碎,增加细胞破碎程度,通过理条、压扁做形和冷锅脱毫形成扁平挺直光滑乌润的干茶外形,通过轻中压压扁做形和辉锅提香改善冻伤茶鲜叶香气低的缺陷,形成香气甜纯带薯香,滋味醇厚甜爽的风味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413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66320.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N35/02 , A01N47/24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紫苏醛作为农业杀菌剂的用途。紫苏醛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在制备农业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的紫苏醛在200mg/L时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山茶刺盘孢菌的抑菌率达到68.37%,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防治茶树炭疽病。另外,紫苏醛为植物提取物,为茶树炭疽病天然绿色农药的研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5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69436.6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1/1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色彩多样化的茶园叶蝉防治方法,为茶园植保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色光三原色(红、绿、蓝)和色彩印刷三原色(染料黄、品红、青),调色制PP塑料板(2)制成的板,双面涂布无色无味昆虫胶,后双面涂布黄色荧光粉,增强对叶蝉的引诱效果;(3)在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初期,应用于茶园。本方法在茶园叶蝉发生初期,应用于茶园,可有效地诱捕叶蝉虫口,一周后防效达70%以上,两周后防效仍可达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93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5511.0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计量学院
IPC: G01N21/64 , C12N15/12 , C12N15/63 , C07K14/435
Abstract: 一种基于茶尺蠖气味结合蛋白的植物源引诱剂的筛选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收集茶尺蠖触角总RNA;通过RT-PCR获得茶尺蠖气味结合蛋白的全长;构建茶尺蠖气味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IPTG诱导茶尺蠖重组气味结合蛋白表达,并通过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对其进行纯化;通过竞争性荧光结合方法获得茶尺蠖重组气味结合蛋白与茶树叶片气味挥发物的结合反应谱,能使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至50%以下,且结合常数为13~45μmol/L的茶树叶片的挥发物确定为茶尺蠖的植物源引诱剂。本发明为茶尺蠖植物源气味信息引诱剂配方的筛选和设计提供了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77358.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F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毛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属于黑毛茶加工领域。一种黑毛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黑毛茶的上方进行反方向运动趋势的揉捻;步骤二:在揉捻的过程中,以“轻‑重‑轻”的力度对黑毛茶进行加压;步骤三:对揉捻过程中的黑毛茶施加中心聚拢的力;步骤四:将揉捻完成后的黑毛茶排出;本发明能够克服茶叶的揉捻力度控制不稳定,揉捻效率低,揉捻品质低,不便于清理揉捻盘上残留的茶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444184.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要求;2)萎凋;3)冻融破碎;4)机械破碎;5)发酵;6)过红锅;7)压扁做形;8)冷锅脱毫;9)辉锅提香。本发明结合冻融破碎和机械破碎,增加细胞破碎程度,通过理条、压扁做形和冷锅脱毫形成扁平挺直光滑乌润的干茶外形,通过轻中压压扁做形和辉锅提香改善冻伤茶鲜叶香气低的缺陷,形成香气甜纯带薯香,滋味醇厚甜爽的风味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189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1209883.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D4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角定位茶芽梢的智能采茶机,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茶芽四角定位辅助装置,所述茶芽四角定位辅助装置由多块正方形矩阵排列组成,每个正方形由四块可向上翻动的三角形信号反射板组成,所述正方形的中央三角形信号反射板的交汇处设置有一个茶叶孔。本发明通过茶芽四角定位辅助装置帮助信号控制系统进行茶芽梢的精确定位,同时,四块中间带小孔的活动板可以帮助茶芽梢适当移位准确进入中间位置,且该小孔有利于机械手进行茶芽梢的采摘活动,可实现对茶芽梢进行辅助定位,提高计算机定位精准度,帮助机械手准确找到茶芽梢,实现智能采茶。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640165.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档龙井茶机采机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1)茶鲜叶机采,在春、夏或秋季的晴天时段,采用单人或双人采茶机对茶树冠面上的一芽一芽至开面的所有新梢进行收割;(2)鲜叶摊晾,将采收的茶鲜叶放置于室内阴凉的贮青槽进行摊晾,叶片要均匀摊放;(3)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对茶鲜叶进行杀青灭酶活;(4)杀青叶切割,采用切割机对杀青后的鲜叶进行切割处理,切割成2‑3cm的茶条;(5)微波脱水,采用微波干燥机对切割叶进行初烘,除去多余水分;(6)青锅做形处理;(7)辉锅炒干处理;(8)滚炒提香处理;(9)风选;(10)色选;得到龙井茶成品。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机采鲜叶分级问题,通过切割统一了龙井茶产品规格,能极大地提高龙井茶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105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617826.5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苔香龙井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①遮阴覆盖:春茶一芽一叶初展时采用65-85%遮阳网覆盖茶树蓬面;②静置摊放:天气晴好时段,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龙井茶鲜叶,并将其放置于室内竹匾上静置摊放过夜;③汽热杀青处理;④微波脱水处理;⑤理条机理条;⑥青锅做形处理;⑦辉锅炒干处理;⑧滚筒提香;⑨筛分;⑩风选;得到海苔香龙井茶成品。本发明方法以传统龙井茶制茶工艺为基础,引入蒸汽热风杀透龙井鲜叶、微波脱水和理条机理条工序,再经过扁茶炒制成型等后续加工得到了海苔香龙井茶新产品,海苔香龙井茶其香气主要特征成分为芳樟醇、β-紫罗兰酮、异松油烯、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醇、香叶醇等,与常规工艺龙井茶香气具有明显区别,提升了龙井茶茶叶品质,丰富了龙井茶产品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097442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34494.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园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佛手柑精油在茶尺蠖防治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佛手柑精油的增效农药组合物,两种农药为佛手柑精油和功夫,佛手柑精油和功夫的比例为9-1:1-9。发明人对多种植物精油对茶尺蠖的活性、以及精油与农药功夫复配防治茶尺蠖的防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发现佛手柑精油及其复配组合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为把佛手柑精油开发成为一种新农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