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3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010978066.3
申请日:2020-09-17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供耐热性得到改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80摩尔%以上的Ni和0.1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的B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在该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有B、和选自第4族~第6族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M1)。将体积基准的粒径大于70%粒径(D70)的颗粒作为第1颗粒、小于30%粒径(D30)的颗粒作为第2颗粒时,第2颗粒的表面中的、M1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数大于第1颗粒的表面中的、M1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数。(56)对比文件郑江峰;李少龙;文荣.小粒径LiNi_(0.5)Co_(0.2)Mn_(0.3)O_2前躯体的制备与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第10期),171.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164758.0
申请日:2020-10-27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80摩尔%以上的镍(Ni),并且至少在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有硼(B)。对于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在将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70%粒径(D70)的颗粒设为第1颗粒、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30%粒径(D30)的颗粒设为第2颗粒时,第2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比第1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大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2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0270598.6
申请日:2021-03-12
IPC: H01M4/131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其是由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或者实质上由单一颗粒构成,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0.6μm~6μm;以及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I),其是由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3μm~25μm,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和(I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含有80摩尔%以上的Ni,该氧化物(I)和(II)的颗粒表面分别存在选自周期表的4族、5族、6族、13族中的1种以上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1162695.5
申请日:2020-10-27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80摩尔%以上的镍(Ni),至少在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硼(B)。对于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将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70%粒径(D70)的颗粒设为第1颗粒、将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30%粒径(D30)的颗粒设为第2颗粒时,第1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比第2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大5%以上。(56)对比文件Satoshi Hashigami等.Improvement ofCycleability and Rate-Capability ofLiNi0.5Co0.2Mn0.3O2 Cathode MaterialsCoated with Lithium Boron Oxide by an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Method.ChemistrySelect.2019,第4卷8676-8681.杜美丽.锂离子电池富镍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9,(第7期),C042-697.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70598.6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其是由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或者实质上由单一颗粒构成,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0.6μm~6μm;以及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I),其是由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3μm~25μm,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和(I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含有80摩尔%以上的Ni,该氧化物(I)和(II)的颗粒表面分别存在选自周期表的4族、5族、6族、13族中的1种以上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64758.0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80摩尔%以上的镍(Ni),并且至少在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有硼(B)。对于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在将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70%粒径(D70)的颗粒设为第1颗粒、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30%粒径(D30)的颗粒设为第2颗粒时,第2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比第1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大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978066.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供耐热性得到改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80摩尔%以上的Ni和0.1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的B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在该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有B、和选自第4族~第6族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M1)。将体积基准的粒径大于70%粒径(D70)的颗粒作为第1颗粒、小于30%粒径(D30)的颗粒作为第2颗粒时,第2颗粒的表面中的、M1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数大于第1颗粒的表面中的、M1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62695.5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80摩尔%以上的镍(Ni),至少在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存在硼(B)。对于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将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70%粒径(D70)的颗粒设为第1颗粒、将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30%粒径(D30)的颗粒设为第2颗粒时,第1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比第2颗粒的表面的B的覆盖率大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80066438.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正极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是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的1次颗粒聚集而成的2次颗粒、或实质上由单一颗粒构成、且体积基准的D50为0.6μm~3μm,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是平均粒径为0.3μm以下的1次颗粒聚集而成的2次颗粒、且体积基准的D50为6μm~25μm。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中,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D70的第1颗粒中的、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硼的摩尔分数(B1)大于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D30的第2颗粒中的、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硼的摩尔分数(B2)。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80053937.9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80摩尔%以上的Ni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且Ti至少存在于该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正极活性物质中,将体积基准的粒径大于70%粒径(D70)的颗粒作为第1颗粒、将体积基准的粒径小于30%粒径(D30)的颗粒作为第2颗粒时,第2颗粒的表面处的、Ti相对于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率(A2)大于第1颗粒的表面处的、Ti相对于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摩尔分率(A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