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供应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07197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510065218.6

    申请日:2005-04-14

    IPC分类号: F24H4/00 F25B1/00 F25B49/00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压力及温度不会异常上升、以低的消耗电力将高温热水一直贮存到热水贮存槽的下部、能够有效地利用热水贮存槽的容量的热泵热水供应装置。其解决方案为一种热泵热水供应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和供应热水回路,在沸腾运转接近结束、进水温度增高的情况下,通过打开开闭阀(38),将供应热水用热交换器(32)的出口的制冷剂旁通到蒸发器(34)入口的低压侧,降低压缩机(31)的排出压力及排出温度,可以很容易将所要供应的热水加热到高温。

    冷冻循环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54647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610077016.8

    申请日:2006-04-25

    IPC分类号: F25B41/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致冷剂、并且使用难溶性油作为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减小由润滑油向内部热交换器的附着而产生的影响并且提高内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通过配管连接压缩机(11)、散热器(12)、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并设置有内部热交换器(30),该内部热交换器(30)在从散热器(12)流出的高压致冷剂和从蒸发器(14)流出的低压致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致冷剂,同时,使用难溶性油作为压缩机(11)内的润滑油,内部热交换器(30)由处于超临界区域的高压致冷剂所流过的第一传热管(31)、和低压致冷剂所流过的第二传热管(32)构成,将第一传热管(31)配置在第二传热管(32)内。

    双层管式热交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6647A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200310120262.3

    申请日:2003-12-10

    IPC分类号: F28D7/10 F28F1/40

    CPC分类号: F28F1/06 F28D7/106

    摘要: 一种除了构成双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外,不追加内叶片等促进传热的材料、价格更低的高性能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中,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将使外管从外侧向内侧凹下、前端朝向内管变细的近似圆锥状、近似圆锥台状、近似球面状、或近似圆柱、近似椭圆柱状等多个突起部,象是卷绕在内管上一样,配置成锯齿状或螺旋状。由此,仅在外管上实施简易的冲压等加工,就能增加在内管和外管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湍流化程度,促进从在内管内流动的流体向在内外管之间流动的流体传热。

    液体循环式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2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8289.0

    申请日:2010-01-29

    IPC分类号: F24D3/18 F24D19/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循环式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液体循环式供暖系统具备用于生成加热液体的热泵和供暖用散热器。热泵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散热器、减压机构、蒸发器的热泵回路。在热泵回路中填充有由沸点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混合而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当供给到散热器的液体的温度相对高时,使在热泵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中的高沸点制冷剂的组成比率变高。

    冷冻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393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10062849.2

    申请日:2005-03-31

    IPC分类号: F25B9/06 F25B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冷冻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的特点在于在使用膨胀机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即使密度比一定的制约,也可以维持最佳的高压侧压力,可在各运行范围内不降低效率及能力而使冷冻循环运行。该装置具有压缩机构、膨胀机构及对用一根轴连接到膨胀机构的压缩机构进行驱动的驱动源、冷却从压缩机构排出的冷媒的散热器和加热从上述膨胀机构流出的冷媒的蒸发器、使上述膨胀机构分流的分流流路、在上述分流流路上设置的分流阀、对流入上述膨胀机构的冷媒进行减压的预减压阀以及控制分流阀和预减压阀的操作器,通过基于冷冻循环的排出温度或过热度操作分流阀或预减压阀的开度,调整到所要求的高压侧压力,可以在较宽的运行范围中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