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115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84362.5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0347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580046570.3
申请日:2005-1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4/04 , H01M4/48 , H01M10/0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1395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含有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活性材料粉末以及粘结剂的负极材料混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包含选自Si和S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所述粘结剂包含选自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201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80000036.3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C01G45/1221 , C01G45/1228 , C01G45/1292 , C01G51/42 , C01P2006/40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母材粒子含有以硅为主体的A相、或者由过渡金属元素与硅的金属间化合物所构成的B相与A相的混合相中的任意一个,所述A相或混合相是微晶或非晶质。在该母材粒子表面的一部分附着有碳材料,残余的表面上形成含有硅氧化物的覆膜。采用了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充放电循环特性良好,且不可逆容量小,与现有的将碳材料用作负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相比,容量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12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3157008.9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925193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54345.8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2/22 , H01M2/30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3 , H01M4/58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负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并且所述聚合物包括酸酐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76843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80008500.4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2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充电/放电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讲,提供一种其中抑制由于充电/放电循环引起的负电极导电性恶化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能够可逆地吸收和释放Li离子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具有锂离子导电性的非水电解质。负电极包括集电器和设置在集电器表面上的活性材料颗粒。所述活性材料颗粒包括Si和至少一种选自由Sn、In、Ga、Pb和Bi组成的组中的元素R。在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形成包含元素R的金属键。
-
公开(公告)号:CN1100356C
公开(公告)日:2003-01-29
申请号:CN98109566.6
申请日:1998-06-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在温度上升时其特性也不劣化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可充放电的正极、可充放电的负极及非水电解质。电池内部、正极或负极中,或在非水电解质中含有温度上升时可生成水或碳酸气的物质。生成水的物质可使用如氢氧化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等。生成碳酸气的物质可以使用如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438157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21290.0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C08L79/08 , C09J133/02 , C09J179/08 , H01M4/02 , H01M4/38 , H01M4/58 ,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含Si活性材料、粘合剂和导电材料。所述粘合剂包括聚酰亚胺和聚丙烯酸,并且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34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80002961.X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片状负极。用于所述负极的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由Si组成的第一相和含过渡金属硅化物的第二相。所述第一相和第二相中至少一相是无定形的或者低结晶的。平均粒径(D50)为0.50-20μm;并且其体积累积粒径分布中的10%粒径(D10)和90%粒径(D90)分别为0.10-5.0μm和5.0-80μm。电池在负极密度和集流性质方面得到改善,所述电池具有高的容量并且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103475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80046570.3
申请日:2005-1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1395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含有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活性材料粉末以及粘结剂的负极材料混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包含选自Si和S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所述粘结剂包含选自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