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装体以及电极组装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580084290.5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正极板(30)在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具有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负极板(40)在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具有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具有从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的1边以正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正极大锥形部(34a)。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具有从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的1边以负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负极大锥形部(44a)。正极板(30)和负极板(40)各自的表面朝向同一方向,两者隔着隔离物(54)交替层叠。

    蓄电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5246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5077.4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蓄电装置的壳体具有:筒状的壳体主体,其具有底壁和开口部;以及盖体,其封闭开口部。壳体在壳体主体具有与盖体抵接的壳体侧对合面,在盖体具有与壳体侧对合面相对的盖体侧对合面,在使壳体侧对合面和盖体侧对合面对接的部分即对接部具有焊接部。若设以最短距离将壳体主体的底壁和盖体相连的方向为壳体的延伸设置方向,则在沿着延伸设置方向的壳体的截面视图中,焊接部具有存在于壳体主体与盖体的边界处的界面。若设从壳体的外表面露出的焊接部的表面与界面之间的最大尺寸为焊接深度X,设在沿着从壳体的外表面露出的焊接部的表面的方向上,从对接部到焊接部的缘部为止的尺寸为焊接宽度Y,则焊接部构成为以满足下式的形状存在于壳体的整个周向:Y/X>1。

    蓄电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00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80040749.5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二次电池(10)具备电极组装体(12a、12b)、以及负极极耳群(19a、19b)。负极极耳群(19a、19b)分别具有集箔部(41);和延出部(42),其从集箔部(41)分别朝向彼此延伸。延出部(42)具有焊接对象部(43)和台阶部(44),焊接对象部(43)与负极导电构件(16a)焊接,台阶部(44)位于比焊接对象部(43)更靠负极极耳(38)的顶端侧的位置,在台阶部(44)中,多个极耳在它们的顶端以阶梯状错开的状态下层叠。二次电池(10)具备重叠部(45),其是负极极耳群(19a)的台阶部(44)与负极极耳群(19b)的台阶部(44)在负极极耳(38)的层叠方向上层叠而成的。

    蓄电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001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0749.5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二次电池(10)具备第1电极组装体(12a)、第2电极组装体(12b)、第1负极极耳群(19a)以及第2负极极耳群(19b)。第1负极极耳群(19a)和第2负极极耳群(19b)分别具有集箔部(41)和延出部(42),集箔部(41)包括被集中的多个极耳的部分,第1负极极耳群(19a)与第2负极极耳群(19b)的延出部(42)从集箔部(41)分别朝向彼此延伸。在各极耳群中,延出部(42)具有焊接对象部(43)和台阶部(44),焊接对象部(43)在层叠了构成极耳群的所有极耳的状态下与负极导电构件(16a)焊接,台阶部(44)位于比焊接对象部(43)更靠负极极耳(38)的顶端侧的位置,在台阶部(44)中,多个极耳在它们的顶端以阶梯状错开的状态下层叠。二次电池(10)具备重叠部(45),重叠部(45)是第1负极极耳群(19a)的台阶部(44)与第2负极极耳群(19b)的台阶部(44)在负极极耳(38)的层叠方向上层叠而成的。

    蓄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25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4048.4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在蓄电装置中,袋状隔离物具备:第1熔接部,其沿着袋状隔离物的第1端缘存在,将两个隔离物构件的富余部彼此熔接;以及第1未熔接部,其位于比第1熔接部偏靠第1端缘的位置,未将两个隔离物构件进行熔接。袋状隔离物具备:第2熔接部,其沿着第2端缘存在,将两个隔离物构件的富余部彼此熔接;以及第2未熔接部,其位于比第2熔接部偏靠第2端缘的位置,未将两个隔离物构件进行熔接。在蓄电装置中,第1未熔接部的宽度>第2未熔接部的宽度成立。

    蓄电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680068860.6

    申请日:2016-11-14

    Abstract: 蓄电装置(100)具备:电极组装体(3),其具备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极耳(9),其一端与电极组装体(3)电连接;以及导电构件(20),其配置于电极组装体(3)的上方,与极耳(9)电连接。极耳(9)具备:第1弯曲部(14),其设于极耳(9)的一端的附近;第2弯曲部(16),其设于极耳(9)的另一端的附近;以及接合部(18),其设于第1弯曲部(14)和第2弯曲部(16)之间,与导电构件(20)接合。第2弯曲部(16)弯曲成使得极耳(9)的另一端配置于导电构件(20)的上方。

    蓄电装置和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77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80014131.1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负极电极与正极电极隔着隔离物交替层叠而成;壳体主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以及盖构件,其封闭壳体主体的开口部。正极电极的底侧端缘和侧端缘位于比负极电极的底侧端缘和侧端缘靠内侧。在壳体主体的侧壁的内表面与壳体主体的底壁的内底面的交叉部形成有弧形的拐角部。在电极组装体的底面与壳体主体的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深度方向的尺寸为拐角部的半径的1~1.5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