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841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61289.7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6 , F01L2810/02 , H01L41/09 , H02N2/0025 , H02N2/0065 , H02N2/103 , H02N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该振动促动器利用在定子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使转子旋转,预压部件使30MPa的接触压作用在转子与定子之间。另外,定子的凹部内设有含浸有油的供给体,通过从供给体供给的油,转子与定子的接触部被润滑。作为被含浸在供给体的油,选择40℃下的运动粘度按照ISO的粘度分类为VG400的氟类油。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6273.1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8 , H01M2/18 , H01M2/26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H01M2/26 , H01M4/13 , H01M10/058
Abstract: 第1电极片(30)在正极金属箔(31)的第1面(AA)具有第1面活性物质层(32),在第2面(BB)具有第2面活性物质层(36)。第1面活性物质层具有:第1面平行部(33),其沿着第1面设置;第1面锥形部(34),其设置在第1面的正极第1侧边(30a)和第1面平行部之间,并且在第1面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AA1)上向集电部(31a)的内侧倾斜;以及第1面弯曲部(35),其在第1面平行部和第1面锥形部之间从该第1面平行部到该第1面锥形部以曲面状连续。隔离物(54)具有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1面侧的第1隔离物(55)和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2面侧的第2隔离物(56)。第1隔离物中与第1面锥形部相对的部位是沿着第1面锥形部配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680076273.1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8 , H01M50/531 , H01M50/463 , H01M4/13
Abstract: 第1电极片(30)在正极金属箔(31)的第1面(AA)具有第1面活性物质层(32),在第2面(BB)具有第2面活性物质层(36)。第1面活性物质层具有:第1面平行部(33),其沿着第1面设置;第1面锥形部(34),其设置在第1面的正极第1侧边(30a)和第1面平行部之间,并且在第1面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AA1)上向集电部(31a)的内侧倾斜;以及第1面弯曲部(35),其在第1面平行部和第1面锥形部之间从该第1面平行部到该第1面锥形部以曲面状连续。隔离物(54)具有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1面侧的第1隔离物(55)和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2面侧的第2隔离物(56)。第1隔离物中与第1面锥形部相对的部位是沿着第1面锥形部配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2156.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85 ,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电极组装体是将片状的正极(11)和片状的负极(12)隔着袋状隔离物(13)交替层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组装体。正极(11)的第1主面(11a)比负极(12)的第1主面(12a)面积小,正极(11)的第2主面(11b)比负极(12)的第2主面(12b)面积小。正极(11)和负极(12)的第1主面(11a、12a)彼此隔着袋状隔离物(13)相互相对,正极(11)和负极(12)的第2主面(11b、12b)彼此隔着袋状隔离物(13)相互相对。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580084290.5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85 , H01M50/477 , H01M4/13 , H01M4/139
Abstract: 正极板(30)在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具有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负极板(40)在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具有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具有从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的1边以正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正极大锥形部(34a)。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具有从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的1边以负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负极大锥形部(44a)。正极板(30)和负极板(40)各自的表面朝向同一方向,两者隔着隔离物(54)交替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27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80008172.5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M10/14 , H01M2/02 , H01M2/16 , H01G13/00 , H01G11/86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电极层叠装置(20)具备:层叠单元(25),其配置在搬运带隔离物的正极(11)的正极搬运单元(21)和搬运负极(9)的负极搬运单元(22)之间,具有供带隔离物的正极(11)和负极(9)交替层叠的多级的层叠部(33);搬运控制部(61),其控制驱动部(28),从而将由正极搬运单元(21)搬运的多个带隔离物的正极(11)保持于与多级的层叠部(33)对应的高度位置,并且控制驱动部(31),从而将由负极搬运单元(22)搬运的多个负极(9)保持于与多级的层叠部(33)对应的高度位置;推出单元(41),其将多个带隔离物的正极(11)向多级的层叠部(33)同时推出;以及推出单元(42),其将多个负极(9)向多级的层叠部(33)同时推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2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80008172.5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G13/00 , H01M10/0585
Abstract: 电极层叠装置(20)具备:层叠单元(25),其配置在搬运带隔离物的正极(11)的正极搬运单元(21)和搬运负极(9)的负极搬运单元(22)之间,具有供带隔离物的正极(11)和负极(9)交替层叠的多级的层叠部(33);搬运控制部(61),其控制驱动部(28),从而将由正极搬运单元(21)搬运的多个带隔离物的正极(11)保持于与多级的层叠部(33)对应的高度位置,并且控制驱动部(31),从而将由负极搬运单元(22)搬运的多个负极(9)保持于与多级的层叠部(33)对应的高度位置;推出单元(41),其将多个带隔离物的正极(11)向多级的层叠部(33)同时推出;以及推出单元(42),其将多个负极(9)向多级的层叠部(33)同时推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7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80084290.5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85 ,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85
Abstract: 正极板(30)在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具有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负极板(40)在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具有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表正极活性物质层(34)具有从正极用金属箔(32)的表面(32c)的1边以正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正极大锥形部(34a)。表负极活性物质层(44)具有从负极用金属箔(42)的表面(42c)的1边以负极大倾斜角度倾斜的负极大锥形部(44a)。正极板(30)和负极板(40)各自的表面朝向同一方向,两者隔着隔离物(54)交替层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