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以及电极单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680076273.1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第1电极片(30)在正极金属箔(31)的第1面(AA)具有第1面活性物质层(32),在第2面(BB)具有第2面活性物质层(36)。第1面活性物质层具有:第1面平行部(33),其沿着第1面设置;第1面锥形部(34),其设置在第1面的正极第1侧边(30a)和第1面平行部之间,并且在第1面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AA1)上向集电部(31a)的内侧倾斜;以及第1面弯曲部(35),其在第1面平行部和第1面锥形部之间从该第1面平行部到该第1面锥形部以曲面状连续。隔离物(54)具有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1面侧的第1隔离物(55)和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2面侧的第2隔离物(56)。第1隔离物中与第1面锥形部相对的部位是沿着第1面锥形部配置的。

    蓄电装置以及电极单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6273.1

    申请日:2016-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H01M2/26 H01M4/13 H01M10/058

    Abstract: 第1电极片(30)在正极金属箔(31)的第1面(AA)具有第1面活性物质层(32),在第2面(BB)具有第2面活性物质层(36)。第1面活性物质层具有:第1面平行部(33),其沿着第1面设置;第1面锥形部(34),其设置在第1面的正极第1侧边(30a)和第1面平行部之间,并且在第1面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AA1)上向集电部(31a)的内侧倾斜;以及第1面弯曲部(35),其在第1面平行部和第1面锥形部之间从该第1面平行部到该第1面锥形部以曲面状连续。隔离物(54)具有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1面侧的第1隔离物(55)和覆盖正极金属箔的第2面侧的第2隔离物(56)。第1隔离物中与第1面锥形部相对的部位是沿着第1面锥形部配置的。

    带树脂框的电极箔的制造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61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80034226.6

    申请日:2022-02-04

    Abstract: 制造装置(1)是在电极箔(11)的缘部(11a)熔接树脂框(12)的装置,具备:一对保持部(2A、2B),其经由沿着电极箔(11)的缘部(11a)延伸的旋转轴(L)相互连结,保持树脂框(12);以及一个或多个熔接部(3),其设置在一对保持部(2A、2B)之中的每一个保持部,一对保持部(2A、2B)之中的每一个保持部通过旋转轴(L)绕轴的旋转,能在接收姿势(PR)与熔接姿势(PW)之间转移,接收姿势(PR)是能从外部的供应装置接收树脂框(12)的姿势,熔接姿势(PW)是通过熔接部(3)实施树脂框(12)向电极箔(11)的缘部的熔接的姿势,在一对保持部(2A、2B)之中的一方保持部处于熔接姿势(PW)时,一对保持部(2A、2B)之中的另一方保持部处于接收姿势(PR)。

    约束夹具
    6.
    发明公开
    约束夹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16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80057219.8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一种约束夹具(J),具备:第一单元(100),其经由配置到Z轴方向上的电极层叠体(10)的两端的一对约束构件(30、30)对电极层叠体(10)施加Z轴方向的约束载荷;以及第二单元(200),其具有通过连接到开口部(20b)而与空间(S)连通的流路部(60)和支撑流路部(60)的基座部(51)。第二单元(200)装卸自如地设置于第一单元(100),在基座部(51)通过限制并固定第二单元(200)相对于第一单元(100)向X轴方向的移动的固定部(35、55)被固定到一对约束构件(30、30)中的至少一方时,流路部(60)液密地连接到开口部(20b)。

    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36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80057218.3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载置工序(S2),以使得层叠方向沿着竖直方向的方式将电极层叠体(10)载置到约束构件(30);连接工序(S4),以使得第二连接部(72)中的针对被连接部(110)的连接部分位于比开口部(20b)靠竖直方向上方的位置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接部(63);供应工序(S5),将电解液(19)的供应配管(120)的顶端部(113)连接到第二连接部,向空间(S)供应电解液;以及搬运工序(S6),将供应配管的凹部从第二连接部拆下,在开口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搬运载置于约束构件的电池堆叠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