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10171117.9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系蓄电元件,以及正极复合材料用涂布液。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既能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又能提高输出密度的正极。正极(40)包括含有磷酸钒锂颗粒和锂镍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复合材料(42)。磷酸钒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中位直径D50为0.8μm以下,碳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正极复合材料(42)的磷酸钒锂颗粒相对锂镍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质量比为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71117.9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系蓄电元件,以及正极复合材料用涂布液。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既能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又能提高输出密度的正极。正极(40)包括含有磷酸钒锂颗粒和锂镍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复合材料(42)。磷酸钒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中位直径D50为0.8μm以下,碳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正极复合材料(42)的磷酸钒锂颗粒相对锂镍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质量比为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167307.3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电极元件、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本发明的电极包括电极基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电极基体上的电极复合材料层。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层包含:作为活性物质的第一颗粒;以及充填在互相相接的所述第一颗粒之间形成的空隙部的第二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299287.4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组合物和用于制造电化学装置的方法。所述液体组合物包括颗粒和溶剂,其中所述液体组合物相对于基材的接触角大于所述溶剂相对于所述基材的接触角,并且在所述基材与水接触后9秒观察的所述基材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为45度至75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184340.4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4/139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组合物、电极制造方法和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用于制造电极的液体组合物包括包含具有氧化乙烯基团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和阻聚剂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固化之前的红外吸收光谱包括在1640至1620cm‑1范围内的第一吸收带、在1430至1400cm‑1范围内的第二吸收带、和在820至800cm‑1范围内的第三吸收带,并且所述第二吸收带具有比所述第三吸收带大的吸收强度、且所述第三吸收带具有比所述第一吸收带大的吸收强度;和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固化之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上不含所述第一吸收带、所述第二吸收带和所述第三吸收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0096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917031.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4/13 , H01M50/44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电极元件、以及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安全性优异的蓄电元件的电极。本发明的电极用于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基体;电极复合材料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基体上;以及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层上;所述绝缘层含有无机填料及树脂微粒;所述树脂微粒溶解于注入到所述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的非水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555217.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元件及蓄电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简单的结构来监视蓄电元件状态。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表示剩余容量和输出电压之间关系的充放电曲线包括第一稳定区域、第二稳定区域以及第一倾斜区域,在所述第一稳定区域中,相对于第一范围内所述剩余容量的变化,所述输出电压处于与第一电压相差规定误差的范围内;在所述第二稳定区域中,相对于第二范围内所述剩余容量的变化,所述输出电压处于与大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所述第二电压相差规定误差的范围内;在所述第一倾斜区域中,相对于所述第一范围和所述第二范围之间的范围内的所述剩余容量的变化,所述输出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变化到所述第二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202375.6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座间优 , 川瀬广光 , 松冈康司 , 柳田英雄 , 升泽正弘 , 东隆司 , 森田充展 , 今野刚彰 , 平冈孝朗 , 白石尚辉 , 浮谷将之 , 菅野佑介 , 绫大 , 武井悠记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10/4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10/36 , H01M4/86 , H01M4/92 , H01G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用混合层,电极,及电化学元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得电化学元件安全性和输出均优异的电极用混合层。本发明的电极用混合层是在电极基体上介有电极复合材料层形成,包含离子传导性树脂及绝缘性无机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2011299287.4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组合物和用于制造电化学装置的方法。所述液体组合物包括颗粒和溶剂,其中所述液体组合物相对于基材的接触角大于所述溶剂相对于所述基材的接触角,并且在所述基材与水接触后9秒观察的所述基材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为45度至75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0963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917031.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H01M4/13 , H01M2/1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电极元件、以及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安全性优异的蓄电元件的电极。本发明的电极用于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基体;电极复合材料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基体上;以及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层上;所述绝缘层含有无机填料及树脂微粒;所述树脂微粒溶解于注入到所述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的非水电解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