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80026714.1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052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锂反钙钛矿化合物及其用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富锂反钙钛矿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富锂反钙钛矿化合物的电解质,在该新型结构中Li3OCl化合物中有掺杂剂替换,其中掺杂剂替代O位点而不是本领域中已知的阴离子Cl位点。该富锂反钙钛矿化合物具有高锂离子传导率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因此能够被用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锂二次电池用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6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8708.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C01G51/00 , C01B21/082 , C01B21/097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其制备的负极活性材料以及锂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包含金属-磷-氮氧化物的前体的涂布组合物;(b)使用溶液法利用所述涂布组合物在负极活性材料上形成前体层;以及(c)通过对形成有前体层的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处理,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上形成金属-磷-氮氧化物保护层。根据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溶液法,这在简化整个工艺和降低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并且通过包含所形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保护层还实现了高容量、高稳定性和长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25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80008690.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C01G51/00 , C01B21/082 , C01B21/097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以及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包含金属-磷-氮氧化物的前体的涂布组合物;(b)使用溶液法利用所述涂布组合物在正极活性材料上形成前体层;以及(c)通过对其上形成有前体层的正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处理,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上形成金属-磷-氮氧化物保护层。根据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溶液法,不仅在简化整个过程和降低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并且通过形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保护层还实现了高容量、高稳定性和长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4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80003093.5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058 , H01M4/52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应用低成本正极活性材料并在正极侧上形成锂金属的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能够在低的单位生产成本下生产,这是因为其采用由相对廉价的Co、CoO、Co3O4和Li2O组合形成的复合物代替作为普通正极活性材料的LiCoO2,且所述锂二次电池还由于其简单的制造工艺而容易批量生产,这是因为LiCoO2是在不需要单独的热处理工艺的条件下由于电池的运行而通过电化学反应合成的。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能够抑制由大气中的氧气和湿气导致的锂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形成,由此结果提高循环寿命特性,这是因为通过在所述负极集电器上形成所述锂的薄膜的工艺以与大气隔绝的状态来涂布锂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6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7264.9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5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4/0404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5815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硫电池。根据本发明的隔膜可防止多硫化锂从阴极洗脱并且抑制在阳极发生的锂枝晶生长,从而提高电池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04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80061473.4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包含锂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核的表面上,将包含具有5.5eV~10eV带隙的至少一种锂离子传导性化合物的膜状涂层形成至在充放电条件下不会随所述锂离子传导性化合物和所述锂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类型而发生介电击穿的厚度,所以通过利用围绕粒子表面并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涂层阻断电子在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处的移动来抑制氧化/还原反应,由此提供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以改善电极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6805.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36 , H01M10/0525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锂反钙钛矿涂覆的LCO类锂复合物、制备该LCO类锂复合物的方法以及包含该LCO类锂复合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和锂二次电池。当其中在LCO类粒子的表面上形成了具有富锂反钙钛矿(LiRAP)晶体结构的化合物的涂层的锂复合物被用作正极活性材料时,该锂复合物有利于在高电压下工作的电池,具有高锂离子传导率,并且该锂复合物由于高的热稳定性而可以应用于在高温下驱动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0524.7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4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多重保护层的负极和包含所述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多重保护层能够在物理地抑制锂枝晶在电极表面上的生长的同时有效地将锂离子传递到锂金属电极,并且在充电和放电期间不会造成过电压,因为由于多重保护层的优异离子传导性而使得保护层本身不会起到电阻层的作用,因此,所述多重保护层能够防止电池性能下降并确保电池工作期间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933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480009758.X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4 , H01M4/80 , H01M4/74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82 , H01M4/661 , H01M4/762 , H01M4/8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包含多孔金属集流体及嵌入金属集流体上形成的孔中的锂金属的锂电极,并且涉及包含所述锂电极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提高锂金属和集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增强锂二次电池的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均匀化锂电极内的电子分布来防止在锂二次电池工作期间锂枝晶的生长,由此增加锂二次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04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80003849.2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0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4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硫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和其制造方法,并且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锂-硫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阴极活性材料包含具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的两亲聚合物和硫-碳复合物。当在锂-硫电池的制造中使用所述阴极活性材料时,具有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率、循环特性和容量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