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8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6099.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0 , C01G23/047 , C01B21/082 , C01B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以双氰胺和硫酸氧钛为原料,双氰胺为碳源和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在研磨混合后进行煅烧,之后,以TiO2@g‑C3N4的掺杂量为3‑10wt%,与氢化锂铝进行球磨;其中,g‑C3N4的微观形貌为多孔结构,TiO2的微观形貌为纳米颗粒结构,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9nm,TiO2@g‑C3N4的微观形貌为TiO2均匀负载在g‑C3N4表面。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的预处理;2,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的制备;3,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材料的应用,初始放氢温度为72‑82.3℃,放氢量为6.6‑7.3wt%,放氢率为69.8‑71.7%。具有降低工艺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一致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6733.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锂和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混合球磨制得,所述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的微观形貌为层状有序多孔网状形貌,所述层状有序多孔网状形貌的表面孔直径为200nm;所述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由醋酸亚铁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醇混合溶液中静置干燥生成的沉淀煅烧后制得;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的添加量占总质量的3‑10wt.%。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2,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的制备;3,有序多孔网状氧化铁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添加量为3‑10wt.%时,体系初始放氢温度为65‑84℃;升温至300℃时,总放氢量为6.83‑7.35wt.%,放氢率为72.16‑73.94%。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1371.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控晶型结构双金属MnTi‑MOF衍生物MnTi@C材料,原料为两种过渡金属的化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和对苯二甲酸,经过溶剂热法得到双金属MOF命名为MnTi‑MOF;再经过煅烧制得MnTi@C;MnTi‑MOF微观形貌为规整的六棱柱锥结构;MnTi@C微观形貌为粗糙的六棱柱锥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MnTi‑MOF的制备;2,MnTi@C的制备。作为MgH2储氢催化剂的应用,基于球磨法,将MnTi@C和MgH2进行球磨,即可得到MgH2‑MnTi@C;在程序升温速率为3‑5℃/min的条件下,初始放氢温度为150‑160℃;在吸氢压力为20‑30bar,吸氢温度为150‑250℃,吸氢时间为30‑90s的条件下,吸氢量为5.5‑6.1wt%;在放氢温度为250‑350℃,放氢时间为120‑240s的条件下,放氢量为5.0‑5.6wt%。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5720.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11/08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钼硫双掺杂钴金属有机框架Mo/S‑Co‑MOF电解水催化剂,以六水硝酸钴、均苯三甲酸、硫代乙酰胺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得到前驱体为硫掺杂钴金属有机框架S‑Co‑MOF,主要成分为Co9S8,微观形貌为由纳米颗粒组成的微球结构,尺寸为10μm;再以前驱体和四水钼酸铵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水热法制得Mo/S‑Co‑MOF,主要成分为Co6MoO12,微观形貌为表面粗糙的微球结构,尺寸为10μm;Mo/S‑Co‑MOF具有核壳结构,核结构由Co9S8构成,壳结构由Co6MoO12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S‑Co‑MOF的制备;2,Mo/S‑Co‑MOF的制备。作为析氧催化剂材料的应用时,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过电位为255mV,塔菲尔斜率为89mV·dec‑1;在经过48h的i‑t测试后,电流保持率为87‑89%。
-
公开(公告)号:CN118553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21370.8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NiCoMo‑LDH/NF复合结构材料,以泡沫镍NF为基底,通过溶剂热法得到NiCoMo‑LDH/NF,再通过溶剂热法继续负载ZIF‑67颗粒,得到ZIF‑67/NiCoMo‑LDH/NF;NiCoMo‑LDH/NF为纳米花球状结构;ZIF‑67/NiCoMo‑LDH/NF为内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由NiCoMo‑LDH组成,NiCoMo‑LDH为花球状结构,外层结构由ZIF‑67组成,ZIF‑67为正十二面体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时,面积比电容为2‑4F cm‑2;进行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留初始容量的83%。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6099.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0 , C01G23/047 , C01B21/082 , C01B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以双氰胺和硫酸氧钛为原料,双氰胺为碳源和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在研磨混合后进行煅烧,之后,以TiO2@g‑C3N4的掺杂量为3‑10wt%,与氢化锂铝进行球磨;其中,g‑C3N4的微观形貌为多孔结构,TiO2的微观形貌为纳米颗粒结构,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9nm,TiO2@g‑C3N4的微观形貌为TiO2均匀负载在g‑C3N4表面。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的预处理;2,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的制备;3,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材料的应用,初始放氢温度为72‑82.3℃,放氢量为6.6‑7.3wt%,放氢率为69.8‑71.7%。具有降低工艺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一致性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