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151767.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文模型子过程模拟顺序诊断及优选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选择水文模型作为基准模型,获取目标流域的基础水文气象数据并对其处理得到模拟输入所需的数据;分离水文模型HM的径流及蒸发模拟方法,构建径流优先和蒸发优先两种子过程模拟顺序方案;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性能测试,计算两种方案的模拟精度;对比两种方案的模拟精度,诊断水文模型子过程模拟顺序对目标流域水平衡模拟的影响;基于目标流域多年平均气象水文条件,利用Budyko框架实现方案优选。本发明解决了具有固定子过程模拟顺序的水文模型无法公平地适用于多种目标流域的问题,明确了蒸发‑径流子过程模拟顺序对水文及水平衡模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模型模拟的真实性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98487.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植被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观测数据和资源可用性数据;根据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观测数据率定综合速率框架参数,基于综合速率框架参数估算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值;基于植被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观测数据,估算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配比例;基于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配比例获取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值估算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值。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模拟植被生产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稳健地评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演变动态,有助于对全球碳模型进行评估,进一步精确评估区域碳收支水平,加深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对全球碳平衡复杂动态的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489724.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精度的通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并按模型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将植物整体生态系统呼吸划分为地上部分呼吸和地下部分呼吸;根据步骤2的划分方法,设立比重分割因子α对各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进行地上、地下部分呼吸的分割,通过比重分割因子α分配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的占比及重要性,在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中地上、地下两部分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率定比重分割因子α;率定完成后选用评价指标评价改进后的呼吸经验模型的模拟精度。本发明将传统的单源整体经验模型从结构上分割为地上、地下部分呼吸,提升了模型进一步精细刻画呼吸过程的能力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4377.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5/022 , G06Q50/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水库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水库群泄流调控方法及系统。本公开基于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梳理和挖掘大型水库群泄流涉及的多维数据信息中数据关系和逻辑,并有效融合水库群运行的物理机制,弥补仅依赖人工智能方法的短板,提升水库群联合调度的精准决策能力,有利于充分提高大型水库群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13963.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Q50/06 , G06N3/126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灌域级水量调度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作物需水计算;步骤二:优化配水计算;采用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灌域级水资源调度模型的优化配水模块计算年各灌域逐日计划用水;步骤三:实时配水;具体为:首先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作物需水模块估算的历史作物需水数据建模,再使用气象站的三天实时气象预报数据估算作物实时需水量;实时配水部分利用作物需水预测数据以及优化配水模块的计划用水数据作为输入,日计划用水作为用水计划对实时配水进行限制,结合多种实时配水方式得到最终的实时配水方案。本发明具有使水资源调度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9724.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精度的通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并按模型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将植物整体生态系统呼吸划分为地上部分呼吸和地下部分呼吸;根据步骤2的划分方法,设立比重分割因子α对各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进行地上、地下部分呼吸的分割,通过比重分割因子α分配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的占比及重要性,在生态系统呼吸经验模型中地上、地下两部分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率定比重分割因子α;率定完成后选用评价指标评价改进后的呼吸经验模型的模拟精度。本发明将传统的单源整体经验模型从结构上分割为地上、地下部分呼吸,提升了模型进一步精细刻画呼吸过程的能力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72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1611.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覆膜农田识别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搜集研究区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再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校正;然后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并通过目视解译法在研究区域内选择各类地物的代表样本点;绘制各类地物的光谱特征曲线;生成或选取合适的遥感指数,进而生成覆膜农田识别提取算法;最后对生成的覆膜农田识别提取算法,使用测试样本点计算混淆矩阵,进而计算总体准确度OA、卡帕系数、用户精度以及生产者精度,进行准确度评价。本发明可为下垫面复杂的研究区域提供覆膜农田分布情况,为了解当地覆膜农田分布以及覆膜使用情况提供依据与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2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109158.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覆膜混合冠层农田水热传输综合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能量平衡理论和湍流传输理论,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充分考虑农田地表覆膜和套种对于农田水热传输过程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覆膜混合冠层农田水热传输综合模型。该模型仅需要常规的气象(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风速,太阳辐射,气压)、土壤(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以及作物生长数据(叶面积指数)数据驱动,就可以实现对覆膜混合冠层农田整体及各组分(各混合冠层,覆膜土壤,裸土)全生育期的水热传输通量(潜热、感热、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准确模拟,填补了覆膜混合冠层农田水热传输模拟研究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75207.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土壤含水率的蒸发互补理论参数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下垫面类型将所选通量站点进行分类;采用目标函数遗传算法,以蒸发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接近于1和经过原点的直线斜率接近于1为优化目标,基于各通量站点每年的日尺度数据进行优化,每个站点年得到一个优化的蒸发互补理论参数;根据优化的蒸发互补理论参数,结合土壤含水率数据,建立不同下垫面的基于土壤含水率的蒸发互补理论参数的模型。本发明基于Brutsaert提出的广义非线性互补关系,通过探究不同下垫面土壤含水率与蒸发互补理论参数的关系,建立基于土壤含水率的蒸发互补理论参数模型,实现蒸发互补理论参数的有效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86100.X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森林地表表面阻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通量站点通量观测数据、微气象观测数据及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并进行处理;步骤2、根据通量站点实测潜热通量数据率定最小叶面阻力、最小土壤表面阻力、最大凋落物表面阻力;步骤3、基于步骤2中率定的最小叶面阻力、最小土壤表面阻力、最大凋落物表面阻力计算得到地表表面阻力。本发明估算的地表表面阻力可从大尺度上反映凋落物地表覆盖效应,从而达到更好的估算生态系统蒸散发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