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418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182441.3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方案、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和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设计方案:首先确定是孤网模式还是并网模式;然后根据微电网容量大小确定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及接入位置;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负荷等级选择其供电方式为双重电源供电还是单电源供电;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选择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优先选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并配以相应的储能设备;选择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本发明为微电网系统建设提供了依据。本发明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微电网系统,实用性强,且降低了微电网系统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26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185244.7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将微电网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微电网的碳排放评价指标、微电网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微电网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作为微电网的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微电网的经济性评价G1(X)和微电网的碳排放评价G2(X)作为微电网总体综合评价max G(X)的目标函数,微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和微电网的安全性评价作为微电网总体综合评价max G(X)的约束条件,得出微电网投资效益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本发明从微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碳排放等多方面对微电网进行全面评价,实现了自动化决策,计算简便且可操作性请,获得的数据更准确。本发明还为微电网工程的技术方案比较及微电网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8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201589.6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虚拟惯性控制技术,定义了双馈风机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并定量计算其值。具体通过计算与惯性响应过程相关的速度控制环节与惯性控制环节的电磁转矩增量,并带入偏差量表示的转子机电暂态方程,得到系统同步角频率与风机转子角频率增量比值。将该比值带入定义式表达式,得到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频域表达式,经拉氏反变换得到时域值,最终通过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验证计算表达式精确性。本发明中的双馈风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有别于机组固有惯性时间常数,惯性响应过程中其值随时间变化,计算结果精确性较高。本发明是进一步研究含风电惯性响应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特性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83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1589.6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H02J3/386 , H02J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虚拟惯性控制技术,定义了双馈风机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并定量计算其值。具体通过计算与惯性响应过程相关的速度控制环节与惯性控制环节的电磁转矩增量,并带入偏差量表示的转子机电暂态方程,得到系统同步角频率与风机转子角频率增量比值。将该比值带入定义式表达式,得到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频域表达式,经拉氏反变换得到时域值,最终通过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验证计算表达式精确性。本发明中的双馈风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有别于机组固有惯性时间常数,惯性响应过程中其值随时间变化,计算结果精确性较高。本发明是进一步研究含风电惯性响应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特性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510060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386688.8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频率特性的计算方法。一种电力系统频率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仿真计算种投入不同热备用机组和切除不同负荷方案下对应的频率特性系数值,其中,,为正整数;步骤2,确定系统的频率值分布概率函数即;步骤3,根据加权平均算法求的种方案中不同的系统频率特性系数。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同一系统,由于计算时取的频率偏差不同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同的问题。该算法计算获得的频率特性系数值与实际频率特性系数值相比误差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355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170159.3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4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网络化保护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散安装在主变器、母线、电网线路两侧的智能电子单元IED采集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根据设定的故障检测法,判断主电网是否发生故障,当判断主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续监视主电网和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当判断出主电网发生故障时,网络化监控系统投入工作,此时智能电子单元IED首先根据故障方向信息判断出故障发生的线路,然后将故障判断信息发送到保护控制主机。本发明采用网络保护系统对微电网进行实时监控,使得微电网保护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实现了对微电网“四性”的保护,保障了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分布式电源DG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52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76828.0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这种微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给出了能表征多种分布式电源类型的P-f(Q,V)节点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分布式电源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结合迭代计算结果确定无功功率值,重写修正方程式进行下一次迭代,直至最大不平衡量小于迭代精度。本发明能够用同一种方法处理各种类型的P-f(Q,V)节点,故在将来出现新的分布式电源节点类型时程序容易扩展,另外,本发明不论是对电压以极坐标表示或是以直角坐标表示的情况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18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82441.3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方案、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和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设计方案:首先确定是孤网模式还是并网模式;然后根据微电网容量大小确定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及接入位置;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负荷等级选择其供电方式为双重电源供电还是单电源供电;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选择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优先选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并配以相应的储能设备;选择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本发明为微电网系统建设提供了依据。本发明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微电网系统,实用性强,且降低了微电网系统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80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105339.3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网模式微电网的电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属电网优化规划领域。(本发明在满足微电网内电源出力约束和电能质量约束条件下,优化选取每种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置容量,充分考虑并网模式下微电网的电源建设费用、运行费用以及微电网的网损,以总投资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罚函数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不满足约束条件时使用罚函数来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使得最优结果在约束范围内)。本发明针对并网模式微电网的运行特点,考虑微电网内电源与大电网传统电源的互补,计及风光资源的随机性、负荷的波动性,使并网模式下微电网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电源投资的经济性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80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93154.7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支路电压稳定分析的微电网无功补偿点选择方法。步骤是:确定微电网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以及接入微电网系统的负荷大小和性质;确定微电网系统的边界约束以及微电网系统中各支路、各节点的各项数据;根据各支路、各节点的详细数据计算出各支路的电压稳定度L指标的大小并进行排序;选择薄弱区域的主要薄弱支路的无功受端节点作为无功补偿点;计算并比较补偿前后微电网系统的网损和电压偏移,验证此选点方法的正确性。本发明基于支路电压稳定度准确选取微网中无功补偿点,受微网运行方式的变化以及微电源输出波动性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有效地减少了微网的网损和电压偏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