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10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4256.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晖 , 陈鑫跃 , 王纯 , 杨朋威 , 陈肖璐 , 兰月 , 陈浩然 , 鲍音夫 , 冯旭 , 许才 , 郑博文 , 陈更 , 齐英伟 , 刘志强 , 白云鹏 , 张明明 , 张哲璇 , 印希宇 , 陈柏超 , 陈小月 , 王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Boost电路的磁控电抗器快速励磁系统,该系统包括磁控电抗器控制模块、快速励磁模块和快速去磁模块,其中,磁控电抗器控制模块与磁控电抗器连接,用于磁控电抗器工作在正常状态时,给磁控电抗器励磁;快速励磁模块与磁控电抗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磁控电抗器工作在由空载状态至额定工作状态时,给磁控电抗器快速励磁;快速去磁模块与磁控电抗器连接,用于磁控电抗器工作在由额定工作状态至空载状态时,给磁控电抗器快速去磁。本发明可实现磁控电抗器快速励磁,提高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5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63060.2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晖 , 鲍音夫 , 兰月 , 杨朋威 , 陈肖璐 , 王纯 , 陈浩然 , 冯旭 , 陈鑫跃 , 任正 , 郑博文 , 陈更 , 许才 , 张明明 , 印希宇 , 张哲璇 , 陈柏超 , 王羽 , 陈小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调压功能的新型磁控电抗器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包绕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上半铁芯得到一次绕组,其中,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下半铁芯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交叉包绕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下半铁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并将交叉包绕后线路进行并联得到二次绕组;在第一铁芯的下半铁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连接第一晶闸管,在第二铁芯的下半铁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连接第二晶闸管,以便优化得到具有调压功能的新型磁控电抗器。本发明能够使磁控电抗器同时具备无功补偿与调压功能,扩展了磁控电抗器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189050.8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磁控电抗器的直流送端系统暂态电压升高抑制方法及系统,在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换流站中增加新型磁控电抗器设备,连接于换流站母线上,当检测到母线电压上升时,新型磁控电抗器求得检测电压与电压参考值的差值,经过PI控制环节输出磁控电抗器参考工作电流,新型磁控电抗器自动调节输出容量,抑制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本方法产生的有功损耗低,工作电流中谐波含量少,运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67613.0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N3/045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尤其是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为了解决在目前暂态电压传统评估方法无法满足准确性和快速性的问题,将CNN引入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技术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离线训练:基于仿真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36维输入特征量,形成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CNN,进行CNN网架结构和参数的优化,生成暂态稳定评估离线模型;第二步是获得故障后PMU量测数据构建36维特征量,输入训练好的暂态稳定评估离线模型,对暂态电压在线稳定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解决在目前暂态电压传统评估方法无法满足准确性和快速性的问题,错误率低、测试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16031.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直流系统换流站主接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换流站内主接线系统元件集合N中所有元件的正常状态概率P0、事故切除状态概率P1、事故未切除状态概率P2和检修状态概率P3等四种状态概率;求出换流站主接线系统拓扑结构对应的邻接矩阵A,对邻接矩阵A进行有向化处理得到流向邻接矩阵C,然后通过深度搜索法求取换流站主接线系统最小路集合,对最小路集合中的元件进行故障判断,得到换流站主接线系统最小路割集集合;结合最小路割集集合以及元件集合N所有元件的四种状态概率计算包括系统故障概率与系统故障频率的可靠性评估指标。利用深度搜索算法进行换流站主接线最小路集合的遍历,提高了计算效率且不会遗漏任一电力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38838.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及系统,获取线路的电压、有功功率和线路参数,并计算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获取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空载电流百分值和运行视在功率,并计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基于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计算风电场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其中,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无功损耗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之和;感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充电功率之和。减少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提高了风电接入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5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0655056.0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风电场电磁暂态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风电场各设备参数及各输电线路参数;根据获取的参数,对限定好边界条件的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获取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结果,其中,边界条件的确定过程为:确定单影响因素的边界条件,判断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根据关联性对单影响因素的边界条件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边界条件;根据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结果,判断风电场的电磁暂态是否过限。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耦合敏感性分析,确定了电磁暂态分析合理的边界条件,提高了电磁暂态仿真分析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2756.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3/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高渗透率新能源电网等值聚合模型;构建低、中、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等效模型;基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风况和频率响应结果,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下垂响应系数进行调整。本发明应对不同空间分布下的风力发电机组面临不同的风速条件时,能准确反映系统频率响应过程,且系统频率与实际偏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20767.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3H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源滤波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容感双向可控的有源滤波器及其分析方法。该有源滤波器包括,等效电感模块和等效电容模块,所述等效电感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可控开关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管和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等效电容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二可控开关管、第二电容和二极管,第二电感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正输出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依次串联第二可控开关管和二极管,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负输入端和负输出端。本发明利用最少的可控开关器件,对滤波效果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77765.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屋电热负荷需求响应模型的建模方法及装置,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方法包括:由房屋形体系数、围护结构平均隔热系数、单位体积空气的热容、换气次数、室内高度、当前时刻室外温度和当前时刻室内温度,得到房屋单位面积的热力需求;将上一时刻到当前时刻建筑物热量的变化设置为被动热力存储项,将上一时刻到当前时刻蓄热装置存储热量的变化设置为主动蓄热项;基于热源输出功率、被动热力存储项、主动蓄热项和房屋单位面积的热力需求,以及热源输出功率、蓄热装置输出功率、蓄热装置容量和室内温度所满足的约束条件,构建房屋电热负荷需求响应模型。有助于合理安排电热负荷的有序充电,提升能源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