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62029.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22 , G01H17/00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配电站房的声光融合振动源定位方法,首先构造基于阵列信号处理原理的声学影像图;接着以卷积神经网络或者transformer为骨架分别构造声学影像特征提取模块与可见光特征提取模块;并构造c‑attention模块连接声学影像特征提取模块与可见光特征提取模块;接着构造能够定位振动源的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以可见光特征和声学特征为输入;最后将声学影像图和可见光相机捕捉到的设备影像作为模型的输入,反复训练模型,进而获得最终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基于超声影像‑可见光影像融合的振动源定位模型,实现配电站房振动源的高精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9298.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物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边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物联网云边端的安全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配电物联网云边端交互环境的设备清单,为每个设备分配识别码,对设备信息进行加密标识,并将设备硬件信息与识别码关联,生成身份识别记录。本发明中,通过为每个设备分配独特的识别码并进行加密标识,显著提高设备识别的精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同步更新通信协议并针对不同设备类型设置专门的加密和访问控制规则,能有效适应各种设备的安全需求,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能,模拟交互验证规则的有效性增强策略的可靠性,加强对异常行为的即时检测和处理,有效地优化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2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6337.5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物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物联网云边端协同交互的安全防护系统,系统包括:网络流量监测模块、异常流量识别模块、安全威胁响应模块、网络攻击预警模块、行为模式分析模块、访问权限管理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网络流量数据,增强对异常流量的识别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响应安全威胁的速度和效率,在问题早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风险,结合安全威胁响应与网络攻击预警,提升防御措施的时效性,通过分析威胁事件间的关联性,有效预测和识别复杂的多阶段攻击活动,实时监测设备的访问数据和通信模式并调整访问权限和信任等级,使安全防护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对风险设备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1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343760.7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明 , 蒯圣宇 , 王加庆 , 田佳 , 刘青 , 周远科 , 张征凯 , 赵成 , 史亮 , 孙立成 , 倪妍妍 , 王婷婷 , 肖遥 , 胡小青 , 陈松 , 季益俊 , 戴景峰 , 吴启文 , 刘蔚 , 陈振宁 , 周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故障定位隔离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边缘计算单元、全网分布设置的开关控制终端、全网分布设置的电流电场传感器构成;所述边缘计算单元部署短路故障定位算法模块和短路故障隔离策略模块,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将开关控制终端划分不同的保护区段,将电流电场传感器划分为不同的定位区段;开关控制终端实时采集配电线路三相电流波形;电流电场传感器实时采集配电线路三相电流、三相电场波形;短路故障发生时,边缘计算单元汇集开关控制终端和电流电场传感器故障信息和短路故障时刻,边缘计算单元召唤全网终端短路时刻的电流、电场波形数据。解决了兼容性较差以及故障定位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339552.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快速电气拓扑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方法及系统包括:表箱智能断路器为A,出线智能断路器为B,一级电气设备为馈线上智能设备为C已完成电气拓扑关系注册。设备A发出电流脉冲信号,收到回复,设备B发出电流脉冲信号,再收到回复,整体过程所需时间最长为4秒;即可完成这两级设备的电气拓扑关系注册,完成档案登记;所有注册报文到达低压配电台区电气结构的头端设备(顶点设备)后,形成台区完整的电气拓扑关系表,上报或汇总到智能融合终端。智能融合终端再通过电力专网上报智慧物联网平台。本发明解决了识别耗时较长、依赖人工以及依赖原有设备档案信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66159.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直重锤冲击式绝缘架空线路自动除冰装置,涉及线路除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冲击装置,所述冲击装置的上端装设有挂线装置,方便了把所述挂线装置装设在所述冲击装置的上端,所述挂线装置的底部装设有摄像头,方便了把所述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挂线装置的底部。本发明通过冲击式除冰,作用方式简单,除冰效果好,重锤重力、弹簧弹力双重作用力,在低自重前提下做到较大大冲击,重锤挂取机构可实现低势能位自动挂取和高势能位自动释放功能,无需其他额外动力装置,单电机实现所有动作,可重复执行,结合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可根据气候条件自动判断覆冰情况,自动启动除冰。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2430.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6/901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GIS拓扑的配网环网仿真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设备和拓扑数据;构建配电网拓扑连通图模型;确定拓扑起点终点设备;利用图论深度遍历算法,对配网母线设备形成起点到终点设备联通路径;针对变电站、配电站房,忽略单个配电站房内的母线路径,统计当前的配电站房内,所有母线与其他配电站房的母线的路径数,据以形成配网环网网架模型;基于预置电力仿真程序的模型填写规则,结合导线参数信息和配变下挂负荷信息,将配网环网网架模型转换为配网环网仿真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特定规格中压配电网的环网仿真模型构建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76006.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停电预测神经网络压缩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大数据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架空线停电数据集;利用架空线停电数据集对基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停电预测基模型;利用神经网络预设尺寸约束剪枝Mask对停电预测基模型的网络参数进行剪枝处理,得到剪枝后的网络模型;基于预设尺寸约束正则化损失函数,对停电预测基模型的输出、剪枝后的网络模型的输出以及剪枝Mask进行迭代训练,在迭代训练结束后,得到停电预测神经网络压缩模型。本发明可高效地得到最终可实际部署的架空线停电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并可以较好的平衡算法性能与模型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3081.0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32 , H02J3/14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30/018 , G06Q4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损耗‑能效‑碳排平衡方法及系统、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考虑需求侧具备可调控需求响应的能力,研究确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高度可调控机制下的强消纳、高效率的调度情况,建立供能结构和各种能源设备的能效模型;根据所述能效模型,以运营损耗、碳排放成本最低和能效最高为目标进行求解,确保运行损耗、碳排放成本最低和能效最高三者在达到平衡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调度方案。该方案引入可调控负荷响应机制后,供需两侧可以根据园区的调度指令,灵活地进行供、需协调,多能互补,促进新能源消纳,进一步提高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181.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1S5/18 , G06F18/2431 , G06F17/1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CC与神经网络结合的低信噪比声源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麦克风阵列,用于采集声源的时域信号;广义互相关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麦克风阵列中每一对麦克风之间的广义互相关矩阵;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将广义互相关矩阵输入到ResNet‑34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单元,用于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以确定声源的位置。所述方法通过将麦克风阵列的时域信号转化为广义互相关矩阵,并结合神经网络进行声源定位分类,特别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本发明结合了传统广义互相关技术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能力,不仅能够在低信噪比环境中显著提升声源定位的准确性,还特别适用于复杂环境中的声源定位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