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齿动物开口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6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1833.9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贺红 李彪 杜明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啮齿动物开口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开口器包括套筒、套杆、顶紧螺母、U形簧、牙齿卡扣、颌垫。套筒、套杆、顶紧螺母组成该啮齿动物开口器的椭圆形开口器,套筒、套杆通过顶紧螺母可连接成一个整体,套杆通过在套筒中的伸缩便于调节该开口器;套筒中部连接有牙齿卡扣,牙齿卡扣与啮齿动物的上下前牙相配合,用于套入啮齿动物的前牙。牙齿卡扣上有颌垫,防止啮齿动物嘴巴被硌伤;套杆中部连接有U形簧,U形簧提供弹力以撑开啮齿动物的口角,并可辅助调节开口度大小。本发明采用对称结构设计,固定牢固,避免因松动或左右晃动造成的多次调整实验动物的固位与开口度,能够调节多个结构来匹配不同开口度大小的啮齿动物进行实验。

    ABAQUS中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塑性本构参数的取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656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0728736.X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AQUS中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塑性本构参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纤维类型、体积掺量及长径比等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适当修正了ABAQUS中内置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M)的相关参数,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吻合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屈服准则、硬化规律和流动法则,为纤维混凝土结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ABAQUS中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塑性本构参数的取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6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8736.X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AQUS中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塑性本构参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纤维类型、体积掺量及长径比等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适当修正了ABAQUS中内置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M)的相关参数,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吻合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屈服准则、硬化规律和流动法则,为纤维混凝土结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种混杂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786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7380.4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以单轴及真三轴受压试验结果为依据,考虑了不同纤维类型、纤维体积掺量及长径比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应力-应变(轴向应变、侧向应变、体积应变)关系曲线,确定混杂纤维混凝土的三维空间破坏准则、强化/软化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构建了反映纤维作用的增量型混杂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纤维混凝土的多轴强度、应变强化及软化、约束敏感性、塑性流非关联性等力学行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扩展性。

    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3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04149.X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为:本发明运用复合材料混合理论,基于热力学耗散不等式,分别得到钢纤维和基体混凝土本构方程。基体混凝土为弹塑性本构模型,钢纤维为考虑纤维界面滑移的一维弹性本构模型。基体混凝土塑性采用Hsieh‑Ting‑Chen四参数屈服准则和Drucker‑Prager经典塑性流动法则,塑性硬化/软化准则采用修正的过镇海模型。考虑界面的钢纤维一维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由钢纤维拔出试验确定。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可通过单轴、真三轴压缩试验进行标定。该模型在细观尺度考虑钢纤维滑移机制,利用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弹性本构结合构建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简单可行,对纤维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37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404149.X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为:本发明运用复合材料混合理论,基于热力学耗散不等式,分别得到钢纤维和基体混凝土本构方程。基体混凝土为弹塑性本构模型,钢纤维为考虑纤维界面滑移的一维弹性本构模型。基体混凝土塑性采用Hsieh‑Ting‑Chen四参数屈服准则和Drucker‑Prager经典塑性流动法则,塑性硬化/软化准则采用修正的过镇海模型。考虑界面的钢纤维一维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由钢纤维拔出试验确定。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可通过单轴、真三轴压缩试验进行标定。该模型在细观尺度考虑钢纤维滑移机制,利用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弹性本构结合构建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简单可行,对纤维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