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073542.8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DC/DC复合三端口变换电路及逆变器。本发明中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及第三原边绕组采用Y型接线方式,其各相对应的同名端均与电网相连。第一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第二三相绕组同名端及第三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相连形成中性点。第四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端与第二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五三相绕组的异名端与第三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六三相绕组的异名端与第一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四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第五三相绕组的同名端及第六三相绕组的同名端均与三相全桥整流电路连接。副边绕组在通过中性点输入的同相位直流电流时,本发明技术方案在电感产生功率损耗小,发热程度小,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870685.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参量变分法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针对构网型逆变器和跟网型逆变器建立基于哈密顿作用量最小的同步性最优目标函数;根据最优目标函数,获取基于参量变分方法的系统泛函极值条件的正则方程;根据正则方程分别构建构网型逆变器和跟网型逆变器最优同步策略,整定相应最优参数对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该技术方案解决当前电力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存在的同步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411613.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力电子变流器系统在电网所规定的边界条件下运行时由运行状态复杂所引出的并网电力电子变流器运行韧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韧性评估方法,本发明基于变流器韧性这一概念,在考虑多种系统级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提取了四种典型系统失效前兆量,采用局部变权综合方法给出系统韧性量化指标;最后通过多种典型故障工况下的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韧性指标对并网变流器安全运行的指示作用,这对提升变流器在耐受故障扰动下稳定运行的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变流器在电网扰动冲击下的量化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65014.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压支撑功能的柔性切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控制方法为:在正常供电馈线发生故障后,柔性切换开关迅速切除故障,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的三相IGBT逆变器向负载独立提供功率,同时采用预同步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满足三相IGBT逆变器与待并网馈线并网的条件,当符合条件时,将三相IGBT逆变器与待并网馈线并网,由并网后的馈线为负载供电。整个柔性切换开关的控制简单,在馈线柔性切换过程中平稳、快速;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单元控制,避免采用锁相环得到电网侧电压相位信息,大幅提升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465014.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压支撑功能的柔性切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控制方法为:在正常供电馈线发生故障后,柔性切换开关迅速切除故障,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的三相IGBT逆变器向负载独立提供功率,同时采用预同步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满足三相IGBT逆变器与待并网馈线并网的条件,当符合条件时,将三相IGBT逆变器与待并网馈线并网,由并网后的馈线为负载供电。整个柔性切换开关的控制简单,在馈线柔性切换过程中平稳、快速;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单元控制,避免采用锁相环得到电网侧电压相位信息,大幅提升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0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029729.3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联光伏模块环形功率均衡系统的功率均衡方法,所述串联光伏模块环形功率均衡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多个隔离型光伏子模块,多个均衡单元,并网电感,以及中压直流母线。多个均衡单元中有一个均衡单元由电感与电容组成,其余均衡单元均由开关管和电感组成。所述功率均衡方法当光伏子模块具有不同的最大功率而造成模块化串联光伏直流变换器功率失配时,可通过环形功率均衡系统传输各个子模块的失配功率,使得各个子模块的功率均衡从而使各个子模块的电压均衡,并且通过效率寻优算法可以在保证光伏子模块电压均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小功率流通,从而降低器件的电流应力及损耗以提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94786.5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敏感负荷失效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属于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领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覆盖不同故障类型的典型电压暂降事件特征表;利用特征表对照敏感设备敏感不确定区域对设备是否停运进行判断;计算电压暂降影响指标、系统经济性指标及网络负荷水平指标;类比弹性系数定义方法,计算运行韧性综合评价指标。本发明用于评估配电网在电压暂降下保障敏感负荷持续供电的能力,为电压暂降治理的措施评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480439.7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启动环节的MMC快速等值建模方法,主要是对基于MMC的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时的子模块电压进行等效,并建立了多种工况下子模块电压等效,以此建立MMC的快速等值模型。此方法主要包括:(1)确定MMC子模块等效电路拓扑;(2)确定正常工作状态下子模块等效电路参数;(3)确定启动环节子模块等效受控电压和等效电阻;(4)推导MMC单个桥臂戴维南等效电路,利用桥臂等效电路构建基于MMC的背靠背输电仿真系统。本发明通过将MMC子模块启动环节等效,简化了MMC电路结构,提高了仿真精度,此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详细模型的吻合程度较高,在不牺牲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79802.3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流输电电路、直流输电系统及直流输电电路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全桥电路、第二全桥电路、第三全桥电路、第四全桥电路以及第一半桥电路,形成了一种直流输电电路。具体地,将在每个桥臂内部署包括有两路并联的全桥部分,再将并联的全桥部分分别与第一预设变流器以及第二预设变流器进行连接。在第一预设变流器发生直流故障时,可隔离与第一预设变流器连接的全桥部分,而保证与第二预设变流器连接的全桥部分以及半桥部分可以正常运行。明显地,在发生直流故障时,可以有效地限制故障发生范围,隔离直流故障,并保护无故障发生的回路不受影响,解决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网保护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2164.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MC离散建模的交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单相五电平MMC逆变器进行分段分析并建立离散模型;B:对上述模型的占空比函数进行求解;C:将短路发生瞬间的状态变量值作为短路发生后状态变量初值带入短路故障下MMC的模型中进行迭代,进行故障下交流电流的求解。本发明通过对单相五电平MMC变流器的分段分析,建立了MMC变流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并给出了交流侧短路故障下的故障电流的计算方法;并且在PSCAD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用实验验证了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