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9630.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006 , G06F119/06 , G06F119/02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磁控变压器中铁芯柱上分布式磁阀结构的磁阀参数,构建单框铁芯长度目标函数;根据磁阀参数和预设的电磁参数约束条件,构建设有分布式磁阀结构的铁芯柱的磁导目标函数;根据单框铁芯长度目标函数和磁导目标函数,构建磁控变压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磁控变压器的单框铁芯长度最小、设有分布式磁阀结构的铁芯柱的磁导最小为优化目标;根据预设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磁控变压器的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磁控变压器的关键设计参数,提高了磁控变压器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能降低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电网实际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1692.7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N2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PE‑XGBoost算法的电抗器气隙参数优化方法,涉及电抗器气隙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在不同气隙参数下采集运行数据、振动响应数据,基于TPE‑XGBoost算法构建气隙优化模型,以气隙参数为输入特征,运行与振动数据为输出标签进行训练,建立气隙参数约束条件,随机组合构建初始种群个体,输入模型获取数据并生成综合评估指数,以振动状态最优化为目标,综合评估指数最大化为导向,利用遗传算法在约束条件下对初始种群迭代优化,获取气隙参数最优值。本发明能够高效挖掘各因素复杂非线性关系,避免传统算法局限,实现多目标协同优化,显著提升电抗器运行性能与稳定性,有效降低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352041.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饱和桥臂耦合电抗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磁饱和桥臂耦合电抗器包括:两磁芯、六组线圈、两永磁体和直流电源;第一、三、五线圈绕制在第一磁芯上,第二、四、六线圈绕制在第二磁芯上,第一、二线圈首尾相连,第三、四线圈首尾相连,第一、三线圈的异名端相连,且中心抽头连接至换流阀的交流端,第四、二线圈的抽头分别与换流阀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相连,六组线圈的绕向相同,且均为右螺旋绕向;两永磁体分别设置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上;第五、六线圈首尾相连,并与直流电源形成直流励磁回路;两永磁体和直流励磁回路形成混合励磁结构。本发明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上,可实现功率传输,并可自动实现环流和故障电流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7584.2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铁心饼结构的并联电抗器参数优化方法及电抗器,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优化目标及优化变量,优化变量包括无取向硅钢片比例、铁心直径、铁轭高度、气隙高度和气隙个数。获取电磁特性参数后,基于这些参数及优化变量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变量组合下的仿真值。通过灵敏性分析法生成灵敏性指数,判断优化变量与目标的相关程度,将其分为两层次。获取环境参数后,对仿真值进行修正,生成适应度函数和约束条件函数。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取优化变量的最优解,从而完成电抗器的参数优化,同时满足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和损耗较小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电网实际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9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47397.2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限流器及直流限流系统,涉及限流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端均与电源端连接,第一限流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一限流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的第四端均与负载端连接;当从电源端输入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一电流上升且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第一限流模块的电感值增加以限制第一电流上升;当从负载端输入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的第二电流上升且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第二限流模块的电感值增加以限制第二电流上升。本发明通过第一限流模块和第二限流模块可以实现双向电流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7216.4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致伸缩自消除式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及调控方法,涉及电气设备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电抗器内部堆叠多层铁芯,选用有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材料,构建铁芯层;实时采集电抗器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再基于铁芯的匝数、截面积、电压和电源频率计算实时磁通密度,进而计算实时铁芯损耗和振动噪声。通过综合评估实时磁通密度、铁芯损耗和振动噪声,与其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动态调整铁芯中有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的比例,使得磁通密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同时降低铁芯损耗和振动噪声,结合对三种参数的调整比例生成综合调整比例用于调整铁芯层中有取向硅钢的比例,达到优化电抗器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52041.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饱和桥臂耦合电抗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磁饱和桥臂耦合电抗器包括:两磁芯、六组线圈、两永磁体和直流电源;第一、三、五线圈绕制在第一磁芯上,第二、四、六线圈绕制在第二磁芯上,第一、二线圈首尾相连,第三、四线圈首尾相连,第一、三线圈的异名端相连,且中心抽头连接至换流阀的交流端,第四、二线圈的抽头分别与换流阀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相连,六组线圈的绕向相同,且均为右螺旋绕向;两永磁体分别设置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上;第五、六线圈首尾相连,并与直流电源形成直流励磁回路;两永磁体和直流励磁回路形成混合励磁结构。本发明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上,可实现功率传输,并可自动实现环流和故障电流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42577.7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H02H9/02 , G06F30/20 , G06F30/39 , H01F27/30 , H01F27/24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式混合励磁型故障限流器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额定相电压和额定负荷电流;设定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耗和限流系数;根据实际线路的参数制约关系,增加限流器的电路约束和磁路约束条件;根据上述设定的参数对铁芯结构以及线圈进行设计;分析气隙长度和永磁体长度的变化对限流器限流性能、永磁体涡流损耗、直流励磁损耗、电压损耗和永磁体利用率的影响,得到合适的参数。本发明通过考虑气隙长度和永磁体长度对限流器限流性能、永磁体涡流损耗、直流励磁损耗、电压损耗和永磁体利用率的影响,对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既使直流励磁损耗和永磁体发热问题得到改善,又保证了永磁体磁动势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04122.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限流器、故障限流系统及故障限流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故障保护技术领域,包括:铁芯、第一交流线圈、第二交流线圈、第一直流线圈、第二直流线圈、暂态分量泄能电路,第一交流线圈的第一端与交流输入系统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交流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直流线圈、第二直流线圈与直流电源连接;暂态分量泄能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交流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若第一交流线圈或第二交流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化率超过预设阈值,使用暂态分量泄能电路泄掉短路电流中的暂态分量。本发明可有效加快短路电流中暂态分量的衰减,避免故障限流器的结构出现损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