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0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870669.0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甘草生长及耐盐性的DSE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DSE菌株为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22637的新月弯孢霉(Carvularia lunata)D43,其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促进甘草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保护酶的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减少活性氧对细胞的毒害,降低盐碱胁迫对膜脂的过氧化程度,从而提高甘草的耐盐碱能力。本发明的DSE菌株具有提高甘草生长及抗盐碱能力、制备甘草生长促进剂或甘草抗盐碱制剂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70166.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湖泊净水与造景的菌根化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浮体及若干种植篮,浮床浮体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种植篮放置在浮床浮体内部的种植孔中,种植篮内壁下侧及底部设有孔径0.45μm的尼龙滤膜,种植篮内填充基质并栽种已接种AMF的水生植物。本发明提供的菌根化生态浮床利用AMF强化了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利用喷泉的跌水复氧与0.45μm尼龙滤膜的拦截作用,促进了水生植物根部菌根共生体的形成,有效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8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3261.8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219/10 , G06N3/02 ,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原理的潜流湿地出水浓度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采集到的用于构建预测模型的多维数据,包括潜流湿地的孔隙率、水力负荷、污染负荷、污染物组分特性及水质理化特征;S2、根据神经网络原理构建预测模型,设置多维数据为输入层,设置率定的神经元数为隐含层,得到的输出层为模拟的多项污染物浓度;S3、获取多组实际数据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和反馈调试;S4、根据验证后的预测模型,模拟出湿地出水浓度,对潜流湿地出水浓度进行长期持续预测。本发明为长期性持续性监测潜流湿地出水浓度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且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性高,预测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3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1170166.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湖泊净水与造景的菌根化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浮体及若干种植篮,浮床浮体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种植篮放置在浮床浮体内部的种植孔中,种植篮内壁下侧及底部设有孔径0.45μm的尼龙滤膜,种植篮内填充基质并栽种已接种AMF的水生植物。本发明提供的菌根化生态浮床利用AMF强化了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利用喷泉的跌水复氧与0.45μm尼龙滤膜的拦截作用,促进了水生植物根部菌根共生体的形成,有效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759527.5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山区农村污水无动力去除装置,包括:厌氧发酵池、浅层植物滤池、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和复氧池,原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厌氧发酵池处理后,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废水通过管道分流后一部分依次进入浅层植物滤池、硝化滤池和反硝化滤池,另一部分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反硝化滤池补充反硝化碳源,最后经所述复氧池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所述浅层植物滤池内通过填料固定并种植有若干经济作物,所述硝化滤池内通过填料固定并种植有若干湿生植物,所述厌氧发酵池、浅层植物滤池、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和复氧池之间的水流通过重力作用流动,解决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瞬时流量变化大,污水易下渗、易冲刷入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81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38525.5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和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SE快速扩繁建立DSE‑植物共生体系的方法。本发明选择蛭石、珍珠岩、豆粕和麸皮的混合物为培养基质,添加经改进的MMN培养液为营养液,对DSE进行快速扩繁,获得含有DSE孢子、菌丝体的菌剂,进而通过接种含有大量DSE孢子和菌丝的菌剂实现快速建立DSE‑植物共生体系的目的;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建立DSE‑植物共生体系的时间短、成功率高、效果好,可用于DSE形态学研究、鉴定以及DSE与植物的互作研究等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36284.5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SE菌株及其应用,所述DSE菌株为多喙茎点霉(Phoma multirostrata)D1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2099。该菌株能有效促进甘草生长,尤其在低磷胁迫下,该菌株一方面通过提高甘草叶片光合速率增加有机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增强了甘草对磷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了甘草的耐低磷胁迫能力。本发明提供的DSE菌株有助于减少甘草种植中肥料的施用量,不仅降低了甘草种植成本,而且对于提高甘草产量和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15383.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诱导混合废弃物固结生态改良再生填料的方法,其中微生物采用巴氏生孢八叠球菌,将巴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胶结液直接拌入填料原材料中混拌均匀制成再生固废混合填料,所得再生填料可用于路基填筑、堤坝回填、边坡防护等工程。本发明应用交叉学科,使用生物化学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克服了传统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不良填料的高成本、高污染、受不同地域限制等问题,同时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大规模现场应用时填料固化的不均匀问题提供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5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537144.X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黑臭河流不同水位落差的多级溢流坝,每个溢流坝内均设置有多个生物浮床,生物浮床的底部设置有纳米微孔曝气盘,生物浮床内设置有漂浮植物;末级溢流坝的下游设置有二级组合潜流湿地,二级组合潜流湿地包括曝气垂直流湿地、折流式水平流湿地和水泵,末级溢流坝内的水体经水泵提升后进入曝气垂直流湿地,曝气垂直流湿地的出水流入折流式水平流湿地,通过折流式水平流湿地后的出水回流入河道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且能同时高效脱除城市黑臭河道中的氮、磷、硫、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5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37144.X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 C02F3/32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黑臭河流不同水位落差的多级溢流坝,每个溢流坝内均设置有多个生物浮床,生物浮床的底部设置有纳米微孔曝气盘,生物浮床内设置有漂浮植物;末级溢流坝的下游设置有二级组合潜流湿地,二级组合潜流湿地包括曝气垂直流湿地、折流式水平流湿地和水泵,末级溢流坝内的水体经水泵提升后进入曝气垂直流湿地,曝气垂直流湿地的出水流入折流式水平流湿地,通过折流式水平流湿地后的出水回流入河道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且能同时高效脱除城市黑臭河道中的氮、磷、硫、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