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6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000343.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然时效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热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5~3.0%,Cr为18~22%,Si为0.5~0.9%,Mn为2.0~2.5%,Cu为0.7~1.2%,P≤0.049%、S≤0.049%,其中6.5≤Cr/C≤7.3,余量为Fe。按照上述化学成分配料、冶炼、浇注和打磨,打磨后在900~1000℃条件下保温1~2小时,然后水淬至室温,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时效7~21天,制得高铬马氏体铸铁。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的硬度为65.5~67.5HRC,V型缺口冲击功为2.4~5.2J,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本发明具有热处理工艺简单、热处理成本低和节约能源的特点,经自然时效后制得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102019.9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Zr为0.51~0.8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35≤Cr/C≤3.99,0.15≤B/Mo≤0.23。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产品韧性好和硬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8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1364.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时效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热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5~3.0%,Cr为18~22%,Si为0.5~0.9%,Mn为2.0~2.5%,Cu为0.7~1.2%,P≤0.05%,S≤0.05%,其中6.5≤Cr/C≤7.3,余量为Fe;按照上述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配料、冶炼、浇注和打磨,打磨后在900~1000℃条件下保温1~2小时,然后淬入水中至室温,再于60~90℃条件下人工时效2~4小时,空冷至室温,制得高铬马氏体铸铁。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为65.2~67.2HRC,V型缺口冲击功为2.1~5J,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热处理温度低和热处理时间短的特点,所制备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35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102051.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Inventor: 吴开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35≤Cr/C≤3.99,0.15≤B/Mo≤0.23。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02019.9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Zr为0.51~0.8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35≤Cr/C≤3.99,0.15≤B/Mo≤0.23。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硬度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产品韧性好和硬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01364.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时效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热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5~3.0%,Cr为18~22%,Si为0.5~0.9%,Mn为2.0~2.5%,Cu为0.7~1.2%,P≤0.05%,S≤0.05%,其中6.5≤Cr/C≤7.3,余量为Fe;按照上述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配料、冶炼、浇注和打磨,打磨后在900~1000℃条件下保温1~2小时,然后淬入水中至室温,再于60~90℃条件下人工时效2~4小时,空冷至室温,制得高铬马氏体铸铁。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为65.2~67.2HRC,V型缺口冲击功为2.1~5J,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热处理温度低和热处理时间短的特点,所制备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02051.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Inventor: 吴开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35≤Cr/C≤3.99,0.15≤B/Mo≤0.23。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7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0343.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然时效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热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5~3.0%,Cr为18~22%,Si为0.5~0.9%,Mn为2.0~2.5%,Cu为0.7~1.2%,P≤0.049%、S≤0.049%,其中6.5≤Cr/C≤7.3,余量为Fe。按照上述化学成分配料、冶炼、浇注和打磨,打磨后在900~1000℃条件下保温1~2小时,然后水淬至室温,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时效7~21天,制得高铬马氏体铸铁。所述高铬马氏体铸铁的硬度为65.5~67.5HRC,V型缺口冲击功为2.4~5.2J,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本发明具有热处理工艺简单、热处理成本低和节约能源的特点,经自然时效后制得的高铬马氏体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2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324235.5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材谷金带(佛山)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中能华源智能装备研究设计院(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熵合金制备、加工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性块状高熵合金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得到的高熵合金及其应用。本发明对高熵合金铸锭进行热处理,方法包括对高熵合金的调质、热锻和冷轧的合金处理工艺,所得到的热处理态高熵合金较固溶处理后高熵合金,性能显著提高,得到高强度、高塑韧性以及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反复熔炼技术避免固溶处理后高熵合金偏析现象的产生,并通过热处理工艺使得高熵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韧性,消除合金内部残余应力,改善合金切削性能,获得成分均匀的超细晶晶体结构组织,热处理后的合金相较固溶处理后合金硬度和耐磨性能提高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971995.5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武科鑫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武科复材(海口)科技有限公司 , 中能华源智能装备研究设计院(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核壳结构夹杂物的复合添加剂、制备和冶炼方法,涉及冶炼技术领域,其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化学成分:Fe:41‑59%,Zr:5‑11%,Ti:14‑26%,Mg:11‑19%,RE:4‑10%;Zr元素、Ti元素、Mg元素和RE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满足公式:(Ti+Mg+RE)/Zr=4‑8。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工艺过程简单、夹杂物形成核壳结构,具有细小、球化和弥散效果明显的特点,该种类型的夹杂物具有与铁基体相近的体积模量,可显著提高钢铁材料的塑性、韧性、抗疲劳性能、耐局部腐蚀性、焊接性能、冷弯性能等,适用于对于夹杂物形态要求严格的钢种,例如海工钢、管道钢、容器钢、冷镦钢、工模具钢、铁塔钢、轨道钢、轴承钢、齿轮钢、电工钢、不锈钢、汽车钢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