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滞尘林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50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9379.9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滞尘林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若干能够代表滞尘林整体植被密度分布的矩形样地;S2: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方向布设多个取样点;S3:在每个样地内的取样点处采集空气样品,检测空气样品中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浓度;S4:建立滞尘林防护密度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S5:根据已建立的关系模型,计算出目标区域最优滞尘林植被密度值;S6:对最优滞尘林植被密度值进行动态调整。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动态调整策略,能够根据实时环境数据精确调整滞尘林的植被密度,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空气净化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环境质量和滞尘林的管理效率。

    一种水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67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0146.1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雷达标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和设备,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难以对水下激光雷达信号进行稳定且高精度标定的问题。所述标定方法包括:将水下激光雷达标定设备下放至标定用水体中,水下激光雷达标定设备用于在测量时,接收从容纳有水下不同水层水体的透光体中发出的出射光线和散射光线的辐射亮度值;基于出射光线和散射光线的辐射亮度值分别确定第一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一后向散射系数;通过激光雷达测得第二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二后向散射系数;基于多个第一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二水体光束衰减系数确定第一计算式,基于多个第一后向散射系数和第二后向散射系数确定第二计算式,完成水下激光雷达标定。

    一种确定滞尘林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5025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649379.9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滞尘林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若干能够代表滞尘林整体植被密度分布的矩形样地;S2: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方向布设多个取样点;S3:在每个样地内的取样点处采集空气样品,检测空气样品中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浓度;S4:建立滞尘林防护密度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S5:根据已建立的关系模型,计算出目标区域最优滞尘林植被密度值;S6:对最优滞尘林植被密度值进行动态调整。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动态调整策略,能够根据实时环境数据精确调整滞尘林的植被密度,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空气净化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环境质量和滞尘林的管理效率。

    一种水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677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70146.1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雷达标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和设备,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难以对水下激光雷达信号进行稳定且高精度标定的问题。所述标定方法包括:将水下激光雷达标定设备下放至标定用水体中,水下激光雷达标定设备用于在测量时,接收从容纳有水下不同水层水体的透光体中发出的出射光线和散射光线的辐射亮度值;基于出射光线和散射光线的辐射亮度值分别确定第一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一后向散射系数;通过激光雷达测得第二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二后向散射系数;基于多个第一水体光束衰减系数和第二水体光束衰减系数确定第一计算式,基于多个第一后向散射系数和第二后向散射系数确定第二计算式,完成水下激光雷达标定。

    一种土壤水及养分流失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38056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22815668.X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水及养分流失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托架上的土槽,土槽前端设置呈V形的径流汇集槽,径流汇集槽收拢端为径流出口;土槽上设有棚架,棚架上设有第一遮雨膜,棚架前侧设有水平撑杆,水平撑杆上设有第二遮雨膜,第二遮雨膜位于径流汇集槽上方。设置第一遮雨膜可使土槽中作物在室外接受光照生长,同时不受自然降雨影响;径流汇集槽可将土壤表层径流汇集形成水流,并从径流出口排出,第二遮雨膜可防止降雨落入径流汇集槽以及径流出口承接径流的烧杯或桶中,混入实时动态收集的径流;本实用新型可保证坡耕地土壤水及养分流失模拟试验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