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3482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71993.7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42 , B30B15/064 , B30B15/34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制机,其通过在方舱大板的内外板之间形成电磁吸附力,进而使得内外板之间相吸来将方舱大板填充物压入大板中。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内圈侧板、第二外圈侧板,所述第一内圈侧板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圈侧板的对应面内壁间留有四周内外端面封闭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内用于制作方舱大板,所述第一内圈侧板包括四组两两平行布置的侧板组件,分别为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第三侧板组件、第四侧板组件,每个所述侧板组件分别由若干块侧板单元沿着对应侧板的长度方向组合拼装形成,每个所述侧板单元包括有加热模块、电磁模块、绝缘隔离模块,所述绝缘隔离模块位于所述加热模块、电磁模块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234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371993.7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制机,其通过在方舱大板的内外板之间形成电磁吸附力,进而使得内外板之间相吸来将方舱大板填充物压入大板中。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内圈侧板、第二外圈侧板,所述第一内圈侧板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圈侧板的对应面内壁间留有四周内外端面封闭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内用于制作方舱大板,所述第一内圈侧板包括四组两两平行布置的侧板组件,分别为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第三侧板组件、第四侧板组件,每个所述侧板组件分别由若干块侧板单元沿着对应侧板的长度方向组合拼装形成,每个所述侧板单元包括有加热模块、电磁模块、绝缘隔离模块,所述绝缘隔离模块位于所述加热模块、电磁模块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407228.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3 , F24F7/08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1/89 , F24F13/24 , F24F7/003 , F24F8/108 , E04H3/08 , A61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方舱影像诊断模块,包括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同侧均通过通道装置与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相连接,所述医护通道单元之间、病人通道单元之间通过通道装置相连接,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侧部均连接有负压舱体;所述负压舱体使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所述负压舱体使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和通道装置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10Pa的负压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传染病员进行以肺部为主的医学影像筛查与诊断,且具有负压功能、可伸缩通道装置、移动装置,可以为自然灾害、局部战争、传染病防治等提供有效地检验救治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5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7228.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3 , F24F7/08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1/89 , F24F13/24 , F24F3/16 , E04H3/08 , A61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方舱影像诊断模块,包括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同侧均通过通道装置与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相连接,所述医护通道单元之间、病人通道单元之间通过通道装置相连接,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侧部均连接有负压舱体;所述负压舱体使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所述负压舱体使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和通道装置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10Pa的负压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传染病员进行以肺部为主的医学影像筛查与诊断,且具有负压功能、可伸缩通道装置、移动装置,可以为自然灾害、局部战争、传染病防治等提供有效地检验救治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05718.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E01F9/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弹压式核检测投放装置,包括,存储组件,其内部存储路标;推放组件,包括暂存柜、限位件、挡板和驱动件,所述暂存柜设于所述存储组件的正下方,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暂存柜相连接,带动所述暂存柜前后移动;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气动推杆和伸缩件,气动推杆和伸缩件相连接,气动推杆带动伸缩件的伸长、缩短,使得所述暂存柜往后、往前移动。本发明通过在核污染监测车内的监测人员使用自动化投放路标设备标记出周围区域是否存在核辐射污染,有效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核事故发生区域,避免近距离直接接触辐射源,沾染放射性物质,最大程度保证了救援人员在进入核污染区域的人身安。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2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105718.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E01F9/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弹压式核检测投放装置,包括,存储组件,其内部存储路标;推放组件,包括暂存柜、限位件、挡板和驱动件,所述暂存柜设于所述存储组件的正下方,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暂存柜相连接,带动所述暂存柜前后移动;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气动推杆和伸缩件,气动推杆和伸缩件相连接,气动推杆带动伸缩件的伸长、缩短,使得所述暂存柜往后、往前移动。本发明通过在核污染监测车内的监测人员使用自动化投放路标设备标记出周围区域是否存在核辐射污染,有效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核事故发生区域,避免近距离直接接触辐射源,沾染放射性物质,最大程度保证了救援人员在进入核污染区域的人身安。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3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71595.9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3/16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871 , F24F13/24 , E04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方舱舱体,包括方舱本体、与方舱本体相连接的负压舱体,所述负压舱体包括设备平台和降噪设备间,所述降噪设备间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相分隔开;所述负压舱体内设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外机设于设备平台上、与空调外机相连的空调内机舱室设于降噪设备间内,所述新风系统设于设备平台上,所述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设于降噪设备间内;所述负压舱体的送风过滤效率≥99.9%@0.3μm、排风过滤效率≥99.99%@0.3μm~0.5μm,所述负压舱体使方舱本体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本发明形成集空调、新风、循环风为一体的负压系统,能够有效满足传染病防控、救治的需要,且具有负压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618633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798926.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3 , F24F7/08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1/89 , F24F13/24 , F24F3/16 , E04H3/08 , A61B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方舱影像诊断模块,包括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同侧均通过通道装置与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相连接,所述医护通道单元之间、病人通道单元之间通过通道装置相连接,所述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的侧部均连接有负压舱体;所述负压舱体使病房单元、CT单元和DR单元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所述负压舱体使医护通道单元、病人通道单元和通道装置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10Pa的负压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传染病员进行以肺部为主的医学影像筛查与诊断,且具有负压功能、可伸缩通道装置、移动装置,可以为自然灾害、局部战争、传染病防治等提供有效地检验救治场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