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37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71157.8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亲本选择与培育、杂交繁殖和杂交鱼苗培育,受精卵脱膜完成后,及时取出PVC管,脱膜后3天,鱼苗卵黄囊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开始开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水中至少保持10个/ml左右的适口饵料。出膜10天后,游动活跃,此时要补充一些桡足类、卤虫等大型浮游动物,并适当增加投喂量,水中要保持15个/ml以上的适口饵料。鱼苗达1公分时,按照每亩3~5万尾转入事先己培养好生物饵料的苗种培育池,并在池塘内设点增投小杂鱼浆或豆饼粉,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投喂次数为上下午各1次。本发明的杂交仔鱼培育成幼鱼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高于亲本自交的培苗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76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1157.8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亲本选择与培育、杂交繁殖和杂交鱼苗培育,受精卵脱膜完成后,及时取出PVC管,脱膜后3天,鱼苗卵黄囊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开始开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水中至少保持10个/ml左右的适口饵料。出膜10天后,游动活跃,此时要补充一些桡足类、卤虫等大型浮游动物,并适当增加投喂量,水中要保持15个/ml以上的适口饵料。鱼苗达1公分时,按照每亩3~5万尾转入事先己培养好生物饵料的苗种培育池,并在池塘内设点增投小杂鱼浆或豆饼粉,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投喂次数为上下午各1次。本发明的杂交仔鱼培育成幼鱼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高于亲本自交的培苗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503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062243.9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鱼苗开口饵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网箱(1)、网箱定位框(2)和水泵(3)网箱(1)被置于水中,呈长方体形凹槽结构,其上沿高出水面,其作用是允许待收集的饵料进入的同时能将杂质挡住,不让水中杂质进入网;网箱定位框(2)用于使网(1)固定在水中不会变形,该网箱定位框(2)通过固定索与固定支架(3)相连;水泵(3)的进水口与饵料收集网筒(4)的一端相连,饵料收集网筒(4)的另一端与网箱(1)上的开孔相连,水泵(3)的出水端套装有饵料收集网兜(5),所述的饵料收集网筒的网孔的孔径小于被收集饵料的尺寸。本发明的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58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86648.1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性成熟的雌雄沙塘鳢若干对置于产卵池;其次,在产卵池中放置数量大于所述对数的沙塘鳢产卵器,所述的产卵器采用木质卧置梯形筒体作为雌雄沙塘鳢交配场所,在梯形筒体的两斜边内侧面上放置用于供沙塘鳢产卵的网布;第三,控制产卵池所处环境的光照度不大于50勒克斯,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控制水温在18-29℃,直至雌沙塘鳢离开产卵器,产卵结束;第四,将产有鱼卵的网布从产卵器中取出,水平搭置在矩形支架的两边上置于孵化池中,使产有鱼卵的网布离水面的距离均不小于5厘米,向孵化水体中通氧,同时控制孵化水温在25-30℃之间,孵化池的光照度小于50勒克斯,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直到鱼苗孵出。本发明方法简单,出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0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0933.X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6/725 , A61P31/04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沙塘鳢嗜水气单胞菌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取大黄、艾叶、五倍子、黄连、酸枣仁、金银花、连翘按照百分比称取后混合,先粗粉碎、再经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的筛网后,在混合机内混合充分,每200g中草药混合物加入4L水进行煎煮4h,过滤后浓缩至200mL,即制成治疗沙塘鳢嗜水气单胞菌病的中草药母液。本发明所述中草药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且使用方法简单。通过中草药抑菌杀菌特性,杀灭细菌,加快机体损伤修复,对环境无污染,不产生耐药性,最终促进沙塘鳢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57616.5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塘鳢大规格苗种人工分级分养培育方法,包括:(1)在室内培育槽中内置网箱,四周放置增氧气头、一侧放置推水装置、另一侧放置滤水装置;(2)培育槽网箱中放入沙塘鳢初孵仔鱼;(3)培育水深控制在0.3±0.06m、水温控制在22-28℃,每天下午吸污补水;(4)出膜3d,以60目筛滤后的枝角类、桡足类作为开口饵料;7d后,饵料以水丝蚓为主,枝角类、桡足类为辅;14d后,投喂水丝蚓的同时,增投泥鳅、麦穗鱼初孵仔鱼;(5)出膜10d左右,以头宽为标准,进行沙塘鳢人工分级分养,此后每10d进行一次规格筛查并分级。本发明实现了室内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经过50d左右培育,沙塘鳢平均全长达20㎜左右、头宽3.3㎜左右,下塘存活率达到90%。
-
公开(公告)号:CN105994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99766.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79/00
Abstract: 一种淡水糠虾捕捞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高度可调的进水管(1)、导虾板(2)和捕捞网(3)组成,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进水管安装在似进行糠虾捕捞的水池(4)中,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紧邻所述水池的低位水池(6)中,在低位水池中安装有用于收集糠虾的捕捞网;所述的导虾板的一边与所述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相贴,另一边下水池的池壁相贴以使夜间沿水池池壁环游的糠虾在导虾板的引导下并在水流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高度可调的进水管中,并最终进入捕捞网中。本发明的捕捞装置,能大大提高糠虾的成活率,降低因捕捞造成的死亡率,糠虾完全在自由游动状态下进入捕捞网,不会产生应激反应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954151.3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苗开口饵料红线虫的室内暂养装置及其暂养方法,涉及红线虫暂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高位水塔、U形池体、排水渠和集水池,排水渠固定在U形池体一端,排水渠与U形池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断,U形池体内固定有若干第二隔断,若干第二隔断将U形池体分隔为若干暂养池,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的顶面相互平行,第二隔断顶面低于U形池体顶面,差值在8‑10cm的范围。本发明通过高位水塔、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暂养池、排水渠和集水池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水循环,将红线虫铺在暂养池内,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钢丝耙搅动分散,解决了红线虫暂养时容易结成团块造成暂养时间和暂养存活率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13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10093.8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川沙塘鳢适口饵料的分选方法,涉及饵料分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S01采用捞虫网收集浮游动物,SS02将分选装置放置在池体内,将曝气头置入小漂箱,SS03将浮游动物倒入小漂箱内,SS04启动曝气头向浮游动物供氧,规格偏小的浮游动物透过小漂箱转移至大漂箱内,SS05收集大漂箱和小漂箱内的浮游动物,小漂箱内的浮游动物作为1‑3厘米河川沙塘鳢幼苗的适口饵料,大漂箱内的浮游动物作为1厘米以下河川沙塘鳢幼苗的适口饵料。本发明通过设计新型且便于移动的分选装置,能够分选出两批规格不同的浮游动物,且能够根据池体的规格在池体内设置对应数量的分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分选方法、分选效果和分选效率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54151.3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苗开口饵料红线虫的室内暂养装置及其暂养方法,涉及红线虫暂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高位水塔、U形池体、排水渠和集水池,排水渠固定在U形池体一端,排水渠与U形池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断,U形池体内固定有若干第二隔断,若干第二隔断将U形池体分隔为若干暂养池,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的顶面相互平行,第二隔断顶面低于U形池体顶面,差值在8-10cm的范围。本发明通过高位水塔、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暂养池、排水渠和集水池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水循环,将红线虫铺在暂养池内,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钢丝耙搅动分散,解决了红线虫暂养时容易结成团块造成暂养时间和暂养存活率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