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2027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321222.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无动力自清洁鱼苗培育池,其特征是它包括:一鱼苗培育池(1),该鱼苗培育池中注有鱼苗培育用水;一注水管(2),该注水管(2)用于向鱼苗培育池中注入与所培育鱼苗相配的水及补充培育过程中所损耗的水;一充气主管(3),它用于向多个与其相连通的充气头(4)供应所需的气体;一自清洁水管(5),该自清洁水管(5)由进水段、垂直段和出水段组成;一活性碳过滤框(7),该活性碳过滤框搁置在鱼苗培育池(1)水面之上、自清洁水管(5)的出水段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能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994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99766.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79/00
Abstract: 一种淡水糠虾捕捞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高度可调的进水管(1)、导虾板(2)和捕捞网(3)组成,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进水管安装在似进行糠虾捕捞的水池(4)中,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紧邻所述水池的低位水池(6)中,在低位水池中安装有用于收集糠虾的捕捞网;所述的导虾板的一边与所述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相贴,另一边下水池的池壁相贴以使夜间沿水池池壁环游的糠虾在导虾板的引导下并在水流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高度可调的进水管中,并最终进入捕捞网中。本发明的捕捞装置,能大大提高糠虾的成活率,降低因捕捞造成的死亡率,糠虾完全在自由游动状态下进入捕捞网,不会产生应激反应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27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21222.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3 , A01K63/042 , A01K63/045
Abstract: 一种无动力自清洁鱼苗培育池,其特征是它包括:一鱼苗培育池(1),该鱼苗培育池中注有鱼苗培育用水;一注水管(2),该注水管(2)用于向鱼苗培育池中注入与所培育鱼苗相配的水及补充培育过程中所损耗的水;一充气主管(3),它用于向多个与其相连通的充气头(4)供应所需的气体;一自清洁水管(5),该自清洁水管(5)由进水段、垂直段和出水段组成;一活性碳过滤框(7),该活性碳过滤框搁置在鱼苗培育池(1)水面之上、自清洁水管(5)的出水段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能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73068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78751.2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1/10
Abstract: 一种杂交鳜网箱驯食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驯食前准备;选择8~10亩的池塘,经过彻底清塘消毒后,采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水深控制在1.5~1.8米;将驯食网箱架设在池塘一角,并配备条式微孔增氧设备;第二步,驯食;选择规格为5~7cm的杂交鳜放入网箱,放养密度为300~500尾/m2,开始进行驯食;驯食过程分为5个阶段:第三步,完成驯食;杂交鳜完全驯化成摄食膨化配合饲料后,即可采用网箱或池塘进行成鱼养殖,采用鳜鱼膨化配合饲料投喂。本发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杂交鳜逐步适应饲料喂养,具有操作性强,成活率高(99%以上)的优点,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5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62243.9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鱼苗开口饵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网箱(1)、网箱定位框(2)和水泵(3)网箱(1)被置于水中,呈长方体形凹槽结构,其上沿高出水面,其作用是允许待收集的饵料进入的同时能将杂质挡住,不让水中杂质进入网;网箱定位框(2)用于使网(1)固定在水中不会变形,该网箱定位框(2)通过固定索与固定支架(3)相连;水泵(3)的进水口与饵料收集网筒(4)的一端相连,饵料收集网筒(4)的另一端与网箱(1)上的开孔相连,水泵(3)的出水端套装有饵料收集网兜(5),所述的饵料收集网筒的网孔的孔径小于被收集饵料的尺寸。本发明的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58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86648.1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性成熟的雌雄沙塘鳢若干对置于产卵池;其次,在产孵池中放置数量大于所述对数的沙塘鳢产卵器,所述的产卵器采用木质卧置梯形筒体作为雌雄沙塘鳢交配场所,在梯形筒体的两斜边内侧面上放置用于供沙塘鳢产卵的网布;第三,控制产卵池所处环境的光照度不大于50勒克斯,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控制水温在18-29℃,直至雌沙塘鳢离开产卵器,产卵结束;第四,将产有鱼卵的网布从产卵器中取出,水平搭置在矩形支架的两边上置于孵化池中,使产有鱼卵的网布离水面的距离均不小于5厘米,向孵化水体中通氧,同时控制孵化水温在25-30℃之间,孵化池的光照度小于50勒克斯,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直到鱼苗孵出。本发明方法简单,出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94196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399766.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79/00
Abstract: 一种淡水糠虾捕捞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高度可调的进水管(1)、导虾板(2)和捕捞网(3)组成,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进水管安装在似进行糠虾捕捞的水池(4)中,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紧邻所述水池的低位水池(6)中,在低位水池中安装有用于收集糠虾的捕捞网;所述的导虾板的一边与所述高度可调的进水管相贴,另一边下水池的池壁相贴以使夜间沿水池池壁环游的糠虾在导虾板的引导下并在水流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高度可调的进水管中,并最终进入捕捞网中。本发明的捕捞装置,能大大提高糠虾的成活率,降低因捕捞造成的死亡率,糠虾完全在自由游动状态下进入捕捞网,不会产生应激反应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3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5428.3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沙塘鳢苗种过滤、分筛及计数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沙塘鳢培育池中的沙塘鳢苗种进行苗种过滤装置中,将苗种中的脏物与苗种分离,完成苗种的过滤;其次,将脏物分离后的沙塘鳢苗种送入苗种分筛箱中,依次通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的筛网,将沙塘鳢苗种分为至少三种规格;第三,苗种计数;将不同规格筛网中截留的沙塘鳢送入计数装置中自动计数出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能有效改善苗种培育环境、减少苗种间的相互残食,大幅增加了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9411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399765.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3/04
Abstract: 一种鱼苗孵化池无动力水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导流板(1)、微孔管(2)和配重块(3)组成,微孔管(2)固定在导流板(1)上,微孔管(2)通过气管(5)与气源相连并实现导流板(1)在孵化池中的定位,微孔管(2)产生的气泡推动孵化池中的水流沿导流板(1)的下表面斜向上流动,从而使孵化池中的水从一端向另一端形成循环流动,所述的配重块(3)安装在导流板(1)上以便使导流板(1)安装微孔管(2)的一边沉入水中并形成一个与水平面呈15‑75度的夹角。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鱼苗的出苗率,增加鱼苗的抵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941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99765.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3/04
Abstract: 一种鱼苗孵化池无动力水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导流板(1)、微孔管(2)和配重块(3)组成,微孔管(2)固定在导流板(1)上,微孔管(2)通过气管(5)与气源相连并实现导流板(1)在孵化池中的定位,微孔管(2)产生的气泡推动孵化池中的水流沿导流板(1)的下表面斜向上流动,从而使孵化池中的水从一端向另一端形成循环流动,所述的配重块(3)安装在导流板(1)上以便使导流板(1)安装微孔管(2)的一边沉入水中并形成一个与水平面呈15‑75度的夹角。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鱼苗的出苗率,增加鱼苗的抵抗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