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13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0337.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扬州市龙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优质抗逆水稻品种;(2)培育无病秧苗;(3)晒地耙田;(4)大苗移栽和宽行稀植;(5)减量施肥;(6)水位管理;(7)使用封闭除草剂;(8)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9)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虫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稻虾综合种养水稻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方法,可有效解决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的除草、防病、治虫、保产等问题,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90%以上,病虫草害的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本发明极大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653332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990303.0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包括藕虾田块,藕虾田块外侧设置有田埂,田埂上表面设置有埂上干道,藕虾田块与田埂之间设置有养虾环沟,养虾环沟一侧贯穿铺设有进出通道,进出通道底部设置有涵管,田埂侧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养虾环沟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田埂、养虾环沟、藕虾田块与进出通道,可以达到避免小龙虾攀爬逃脱,或外源生物穿过田埂闯入,且将养虾环沟设计成上宽下窄的梯形,在尽可能降低占地空间的基础上,增大小龙虾的养殖空间,合理利用土地;通过设置进水管、排水管、第一网袋与第二网袋,可以达到对进水管的进水口进行过滤,避免进水管进水时带入外源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216292365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817218.4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稻虾田可移动的组合式水草种植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部定位环,定位环的外部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筐,钢丝筐的内侧设置有基质,固定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部设置有刀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支撑杆、定位环、卡块、钢丝筐、基质,可以使得养殖人员可以进行水草的种植了,并且可在固定架内设置多个钢丝筐同时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充满培养筐时,移动放置到稻虾养殖池塘中,进而水草的培养不会对稻虾的养殖造成影响,且在捕获稻虾时可将装置拆除,避免养殖户清理水草耗费大量时间影响稻虾的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0961.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K61/59 ,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10/20 ,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10/22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20/10 , A23K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早春大规格优质苗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清理;(2)成虾营养强化培育;(3)环境调控;(4)亲本筛选;(5)仔虾苗种培育。本发明利用自主研发的颗粒饲料和黑水虻蛋白源发酵饲料强化亲本,利用环境强迫促进小龙虾性腺发育,促使小龙虾亲本提早交配产卵;利用自主研发的黑水虻蛋白源颗粒饲料培育仔虾,培育早春大规格小龙虾苗种,为小龙虾错时繁养奠定基础;本发明实现春季大规格优质种苗的规模化供应,解决当前产业面临的稻前虾种苗难求、成虾过于集中上市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279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38313.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105 , A23K20/26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豆粕发酵饲料生产工艺及其在黑斑蛙饲料制备中应用,属于昆虫资源利用领域。先将复合发酵菌剂配制成菌液,再将黑水虻幼虫研磨成虫浆与豆粕复配得到混合物,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菌液,进行微生物发酵,制成黑水虻‑豆粕发酵饲料;其中,所述复合发酵菌剂活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粪肠球菌。本发明生产的黑水虻‑豆粕发酵饲料,最大化降低黑水虻幼虫加工和贮存成本,在黑斑蛙配合饲料中应用,可以降低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量,并能够有效促进生长,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内在免疫力和抗病力,有效防控疾病发生,减少渔药施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98769.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10/12 ,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28 , A23K20/20 , A23K40/10 , A23K40/30 ,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黑水虻蛋白源小龙虾发酵饲料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黑水虻蛋白源小龙虾发酵饲料由原料和复合菌剂组成,原料包含:黑水虻幼虫、鱼粉、豆粕、面粉、菜粕、花生粕、棉粕、米糠、豆油、大豆卵磷脂、磷酸二氢钙、50%氯化胆碱、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复合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该发酵饲料用黑水虻蛋白源部分或全量替代鱼粉,实现了饲料配制降本增效的作用。在小龙虾养殖生产中,搭配常规硬颗粒饲料,发酵饲料按照10%~30%的比例投喂,能够提高小龙虾养成规格,有效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和抗病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48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718731.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专用沼渣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沼渣、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沼渣、氮肥、磷肥、钾肥、微量营养元素肥的重量份数比为1000:2~14:18~44:0~1:11~25。沼渣是由猪粪尿沼气池发酵后的残渣经固液分离后的沼渣。氮肥为尿素,尿素中N的含量为46.4%。的磷肥为过磷酸钙,磷酸钙中P2O5的含量为16%。的钾肥为硫酸钾,硫酸钾中K2O的含量为50%。微量营养元素肥中包含有钙、硫、镁、硼、锌、铁、锰,其中钙、硫、镁、硼、锌、铁、锰各占微量营养元素肥的百分比为12%、6%、4%、1.7%、0.5%、0.2%、0.1%。本发明为实现在满足葡萄基肥养分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消纳沼渣,减施化肥、促进葡萄高产高效提供了一条科学的基肥施用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69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805102.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活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剪碎,蒸馏水反复清洗后烘干至恒重;在烘干后的秸秆中加入混合铁盐进行搅拌浸渍,超声分散,水浴蒸干至含水率40~70%备用;将水浴蒸干后的秸秆进行膨化干燥预处理;将获得的膨化物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热解,待热解后样品冷却至室温研磨后过筛;然后进行水蒸气活化,待冷却后清洗烘干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膨化预处理实现瞬时温度、压力变化,有效提高了秸秆纤维素包裹结构的松散程度,进而增加磁性物质与其接触面积和分布均匀度;共热解处理中通过高温条件下水蒸气的活化作用,强化了生物炭的负磁稳定性和可回收性,保证污染物有效去除的同时实现了吸附材料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9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9194.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N61/00 , A01N59/08 , A01N25/32 , A01N25/10 , A01P21/00 , A01P13/02 , C02F9/14 , C02F7/00 , C02F3/34 ,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虾种养模式长效调水剂制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度腐殖化处理过程;将碳源物质经粉碎、膨化处理后与尾渣燃烧剩余碳渣、生物质颗粒燃烧剩余碳渣复配;对混合物均匀混拌、定期充氧,当高温期(堆体温度≥60℃)持续时间≥10天,视为完成无害化过程;当混合堆体温度稳定在45℃以下,添加复合菌剂并混拌;当降温期持续时间≥20d,混合堆体含水率≤40%,混合堆体温度与室温差值的绝对值≤3℃时,混合堆体即完成深度腐殖化过程;步骤(2)、膨化悬浮处理过程;通过本发明,基于尾渣自身富含Na+等盐类物质的特点,并通过“深度腐殖+膨化悬浮”复合改造技术,长效维持其在稻虾种养模式中“培草控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69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5102.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活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剪碎,蒸馏水反复清洗后烘干至恒重;在烘干后的秸秆中加入混合铁盐进行搅拌浸渍,超声分散,水浴蒸干至含水率40~70%备用;将水浴蒸干后的秸秆进行膨化干燥预处理;将获得的膨化物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热解,待热解后样品冷却至室温研磨后过筛;然后进行水蒸气活化,待冷却后清洗烘干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膨化预处理实现瞬时温度、压力变化,有效提高了秸秆纤维素包裹结构的松散程度,进而增加磁性物质与其接触面积和分布均匀度;共热解处理中通过高温条件下水蒸气的活化作用,强化了生物炭的负磁稳定性和可回收性,保证污染物有效去除的同时实现了吸附材料的重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