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岩板弯曲性能的实验室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68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412261.0

    申请日:2021-11-25

    IPC分类号: G01N3/20 G01N1/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岩板弯曲性能的实验室预估方法,包括预估陶瓷岩板的弯曲角度,步骤包括:提供与待测陶瓷岩板原料配方相同的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将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放置在烧制装置中,并将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两端架起,在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上表面放置重物,在预设的温度下重烧制一定时间后,得到小尺寸陶瓷曲面岩板样品;通过得到的小尺寸陶瓷曲面岩板样品测定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变形量,通过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变形量计算出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弯曲角度,根据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弯曲角度预估得到所述陶瓷岩板的弯曲角度。本方法简单易行,解决了现有陶瓷岩板尺寸大不方便进行弯曲性能测定的问题。

    一种陶瓷岩板弯曲性能的实验室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6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12261.0

    申请日:2021-11-25

    IPC分类号: G01N3/20 G01N1/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岩板弯曲性能的实验室预估方法,包括预估陶瓷岩板的弯曲角度,步骤包括:提供与待测陶瓷岩板原料配方相同的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将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放置在烧制装置中,并将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两端架起,在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上表面放置重物,在预设的温度下重烧制一定时间后,得到小尺寸陶瓷曲面岩板样品;通过得到的小尺寸陶瓷曲面岩板样品测定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变形量,通过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变形量计算出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弯曲角度,根据小尺寸陶瓷岩板样品的弯曲角度预估得到所述陶瓷岩板的弯曲角度。本方法简单易行,解决了现有陶瓷岩板尺寸大不方便进行弯曲性能测定的问题。

    具有双层排烟通道结构的辊道窑炉

    公开(公告)号:CN111536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19704.8

    申请日:2020-05-18

    发明人: 林育成 叶佐辉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排烟通道结构的辊道窑炉,包括烧成段窑体、氧化段窑体、排烟段窑体,所述排烟段窑体外接有排烟风管,所述排烟风管通过第一排烟风机与排烟主风管连接,所述排烟主风管与干燥窑连接,所述氧化段窑体内部的排烟通道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两层,所述隔板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烟气入口,上层排烟通道与下层排烟通道通过所述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上层排烟通道与排烟段窑体连通,所述下层排烟通道末端设有副排烟风管,所述副排烟风管另一端穿过安装在钢构平台上的烟气换热器后通过安装在钢构平台上第二排烟风机与排烟主风管连接。

    具有双层排烟通道结构的辊道窑炉

    公开(公告)号:CN111536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419704.8

    申请日:2020-05-18

    发明人: 林育成 叶佐辉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排烟通道结构的辊道窑炉,包括烧成段窑体、氧化段窑体、排烟段窑体,所述排烟段窑体外接有排烟风管,所述排烟风管通过第一排烟风机与排烟主风管连接,所述排烟主风管与干燥窑连接,所述氧化段窑体内部的排烟通道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两层,所述隔板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烟气入口,上层排烟通道与下层排烟通道通过所述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上层排烟通道与排烟段窑体连通,所述下层排烟通道末端设有副排烟风管,所述副排烟风管另一端穿过安装在钢构平台上的烟气换热器后通过安装在钢构平台上第二排烟风机与排烟主风管连接。

    一种生物质燃料沸腾炉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8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6672.9

    申请日:2022-12-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沸腾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以及沉降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以及沉降室之间相互连通;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与所述第一燃烧室对接;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贯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贯通,其中,在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设置有布风机构。通过在原有的主燃烧室的旁边增加一个副燃烧室,使主燃烧室未完全燃烧的生物质颗粒在随气流飘浮流动过程中可以进入到副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实现更充分地燃烧,让生物质燃料的灰热值更趋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