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90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87657.5
申请日:2017-10-21
申请人: 江西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B03D1/01 , B03D101/02
CPC分类号: B03D1/01 , B03D220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氧化铜矿物的浮选技术,具体是一种水杨醛肟类化合物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水杨醛肟类化合物作为捕收剂应用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其用量为:100~1000g/t,所述的水杨醛肟类化合物为叔丁基水杨醛肟,其分子式为:C11H1502N,理论分子量为:193.24。其对氧化铜矿物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浮选氧化铜矿时,硫化钠等硫化剂用量可以大大减少,特别适用于处理氧化率高、嵌布粒度细的难选氧化铜矿。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94105.5
申请日:2017-08-15
申请人: 江西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7/416 , G01N27/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矿物浮选机理研究的电化学方法,具体是一种更贴近真实矿物浮选的电化学研究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矿物电极;(2)配置电解液;(3)电化学实验。从本发明的A和B两种电极的OCP实验结果可知:A和B电极的OCP值有很大区别,B电极的OCP值一直处在稳定状态;A电极的OCP值一开始就比B电极的低很多,然后再迅速升高,最后会稳定在某一固定值。因为A电极是新鲜矿物断面,要经历“不断被氧化”的过程,而B电极在打磨期间就完全被氧化了。A电极实验比B电极实验更能贴近真实浮选过程,A电极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更能解释真实浮现机理,因此本发明能使矿物浮选机理研究更接近真实,具有现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95553.1
申请日:2017-09-28
申请人: 江西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23C18/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镀技术,特别是一种化学镀的复合添加剂及由其组成的铜镀液,它能显著提高化学镀工艺中镀液和镀层的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添加剂,即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和二苯胺磺酸钠,使用时将它们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均为1—2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二苯胺磺酸钠混合溶液。本发明含复合添加剂的镀液比不含添加剂的基础液稳定;实验表明,通过本发明镀液获得的铜镀层结晶细腻,镀层质量高;本发明镀液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72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895553.1
申请日:2017-09-28
申请人: 江西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23C18/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镀技术,特别是一种化学镀的复合添加剂及由其组成的铜镀液,它能显著提高化学镀工艺中镀液和镀层的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添加剂,即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和二苯胺磺酸钠,使用时将它们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均为1—2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二苯胺磺酸钠混合溶液。本发明含复合添加剂的镀液比不含添加剂的基础液稳定;实验表明,通过本发明镀液获得的铜镀层结晶细腻,镀层质量高;本发明镀液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9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5376.6
申请日:2017-03-29
申请人: 江西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51/48 , C07C249/12
CPC分类号: C07C249/08 , C07C37/66 , C07C45/45 , C07C249/12 , C07C251/48 , C07C47/542 , C07C39/23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辛基水杨醛肟及其合成方法,合成工艺条件如下:镁:对‑特辛基苯酚摩尔比为0.55:1,成盐反应时间、温度分别是110分钟、63℃;多聚甲醛:对‑特辛基苯酚摩尔比为2.4:1,用油浴控制酰化温度在107℃,时间为150分钟;盐酸羟胺:对‑特辛基苯酚摩尔比为1.5:1,肟化反应温度45‑50℃之间,油浴温度47℃,时间为210分钟;在成盐反应蒸馏出甲醇‑甲苯共沸物时加入2次甲苯,在酰化反应中加入3次甲苯,每次加5mL量,前后次相隔2分钟;之后可获得特辛基水杨醛肟粗产品,对其酸化、减压蒸馏和石油醚清洗,得到特辛基水杨醛肟,比其它常用铜萃取剂,具有合成成本低、原料来源广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