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扁钢的轧制和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3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095196.7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扁钢的轧制和冷却方法,包括A对钢坯表面剥皮单边≥2mm;B轧前加热各段参数:均热段1000~1050℃,加热段Ⅱ980~1030℃,加热段Ⅰ900‑1000℃,预热段≤850℃,保证开轧温度920‑950℃,实现低温轧制,细化晶粒,减少表面脱碳倾向性;步进式加热炉中采用进一支空一步的方式进钢坯,较满载荷进料减少50%的加热时间,总加热时间≤95min;调整炉内空煤比让炉内的残氧比例≤2%;C通过对弹簧扁钢CCT曲线的测定,对冷却现场模拟试验出相应的冷却速度,之后确定冷却控制参数:冷床保温罩盖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40°,当冷床步进节奏与加热炉出钢节奏相匹配时,保证了产品在冷床上的冷却速度≤1.1℃/s,让产品硬度≤340HB,同时避免应力开裂。

    轧机、具有该轧机的连轧生产线以及轧制螺纹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1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551977.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一种轧机、具有该轧机的连轧生产线以及轧制螺纹钢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轧辊圆周方向的位置无法微调的问题,包括位于待轧制的钢坯行进方向上两侧的轧制装置,轧制装置的轴向与钢坯的行进方向垂直,轧制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轧辊和联轴器,联轴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斜齿套,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轧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轧辊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该第二连接轴转动,所述斜齿套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连接处的外侧,所述斜齿套能够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和轧辊相对于第二连接轴转动,实现该轧机上轧辊的周向位置的微调,使生产出的螺纹钢两侧的螺纹衔接规则。

    一种弹簧扁钢的轧制和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3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5196.7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扁钢的轧制和冷却方法,包括A对钢坯表面剥皮单边≥2mm;B轧前加热各段参数:均热段1000~1050℃,加热段Ⅱ980~1030℃,加热段Ⅰ900‑1000℃,预热段≤850℃,保证开轧温度920‑950℃,实现低温轧制,细化晶粒,减少表面脱碳倾向性;步进式加热炉中采用进一支空一步的方式进钢坯,较满载荷进料减少50%的加热时间,总加热时间≤95min;调整炉内空煤比让炉内的残氧比例≤2%;C通过对弹簧扁钢CCT曲线的测定,对冷却现场模拟试验出相应的冷却速度,之后确定冷却控制参数:冷床保温罩盖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40°,当冷床步进节奏与加热炉出钢节奏相匹配时,保证了产品在冷床上的冷却速度≤1.1℃/s,让产品硬度≤340HB,同时避免应力开裂。

    一种冷温锻造用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8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228234.7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温锻造用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的改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该方法具体涉及齿轮钢的热轧成型,包括,轧前加热工艺:各段加热温度:均热段1250~1280℃,加热段1200~1250℃,预热段≤900℃;各段加热速度:预热段加热时间120~140分钟,加热段加热时间30~50分钟,均热段加热时间50~60分钟,加热炉炉内气氛:控制残氧量在0.5%以下;坯料出炉后采用高压水除鳞,除鳞水压力调整到250Kg以上,开始轧制温度≥1150℃,轧制过程二次除鳞机以及轧制过程冷却水的控制工艺:在轧制过程中关闭二次除鳞,同时降低各轧制道次冷却水开启度,将水冷压力调整为3.5Kg,保证轧后温度1000℃以上。该方法用于改善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

    一种冷温锻造用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8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28234.7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温锻造用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的改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该方法具体涉及齿轮钢的热轧成型,包括,轧前加热工艺:各段加热温度:均热段1250~1280℃,加热段1200~1250℃,预热段≤900℃;各段加热速度:预热段加热时间120~140分钟,加热段加热时间30~50分钟,均热段加热时间50~60分钟,加热炉炉内气氛:控制残氧量在0.5%以下;坯料出炉后采用高压水除鳞,除鳞水压力调整到250Kg以上,开始轧制温度≥1150℃,轧制过程二次除鳞机以及轧制过程冷却水的控制工艺:在轧制过程中关闭二次除鳞,同时降低各轧制道次冷却水开启度,将水冷压力调整为3.5Kg,保证轧后温度1000℃以上。该方法用于改善齿轮钢高温晶粒度混晶和表面脱碳。

    一种精车削加工用轴类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26983.0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车削加工用轴类非调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坯料加热、轧制、冷却、矫直及低温回火,其中,坯料加热:均热段1150~1180℃,加热段1100~1150℃,预热段≤900℃;轧制:开轧温度1020‑1050℃;冷却:轧后钢材上冷床在冷床矫直栅上缓冷,开始冷却温度≤910℃,出钢节奏为4‑4.5分钟/支;矫直:对于弯曲度≤8‰的钢材直接矫直,对于弯曲度>8‰的钢材在矫直前进行多次预矫直且单次预矫直≤5%;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为450±10℃。通过对加热、冷却、矫直的工艺进行严谨的设计和改进,能够稳定、高效的生产出满足精车削加工要求的非调轴类钢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