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尾矿粉活性提升方法及其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06129.7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尾矿粉活性提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铁尾矿活化处理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过筛后的铁尾矿粉,以及石灰、钢渣粉Ⅰ、石膏干燥,混匀和粉磨;加入微波激发剂后继续搅拌均匀,微波加热处理,完成铁尾矿粉的活性提升;微波激发剂的原料包括钢渣粉Ⅱ90‑95wt%、碳化硅1‑3wt%和氧化亚铁2‑7wt%。本方法利用机械‑化学‑微波多维耦合活化的方式,相比于常规的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等方式而言,进一步提升了铁尾矿的活性,使得活化后的活性铁尾矿粉能够替代相当一部分水泥用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能够。

    一种利用油页岩残渣制备混凝土材料用陶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94420.0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一种利用油页岩残渣制备混凝土材料用陶粒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用陶粒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提取过石油的油页岩残渣破碎;第二步:将破碎后的油页岩残渣颗粒加热并保温;第三步:配制含有CO32+根离子盐类物质的水溶液;第四步:用含有CO32+根离子盐类物质的水溶液搅拌油页岩残渣颗粒并造粒;第五步:将造好粒的陶粒胚体置于烘干装置中烘干;第六步:将烘干后的陶粒胚体进行两步加热;第七步:烧制过程完成的陶粒冷却。本发明制备的陶粒作为集料使用在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达到降低混凝土密度和施工成本、充分利用油页岩残渣固体废料的目的。

    一种利用废弃烧结砖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56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18501.3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废弃烧结砖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包括表层、面层和底层,表层的原料为质量比为8.5:1.5的环氧树脂和粒径为2.36‑4.75mm的改性再生骨料;面层和底层的原料包括改性再生骨料、硅灰、粉煤灰、水泥、废弃烧结砖粉、水和减水剂;改性再生骨料是破碎筛分2.36‑4.75、4.75‑9.5mm、9.5‑16mm三种粒径的颗粒后,分别与水泥、水、减水剂、废弃烧结砖粉混匀固化后形成的颗粒。本发明提供的透水混凝土材料铺装路面后的吸水率大、稳定性低、强度低等缺点进行了改善,吸水率、压碎指标大大降低。

    一种基于废弃粘土砖粉的再生骨料强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3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45109.0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废弃物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废弃粘土砖粉的再生骨料强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废弃粘土砖粉的再生骨料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强化剂粉体组分;2)制备强化剂液体组分;3)将强化剂粉体组分与强化剂液体组分按5:1~2的比例混合,经充分搅拌,得到再生骨料强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废弃粘土砖粉的再生骨料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废弃粘土砖磨成细粉,通过碱性激发剂激发其活性,作为强化剂应用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再生骨料强化方面是很具有创新性和很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适用于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强化,也适用于其他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的强化处置。

    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和氯氧镁水泥复合制备建筑保温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075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648376.8

    申请日:2015-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和氯氧镁水泥复合制备建筑保温材料的方法属于建筑保温材料领域,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米秸秆等农业剩余物,添加氯氧镁水泥、乳液及辅助添加剂,制备的建筑保温材料,可用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本发明利用典型的农业剩余物‑玉米秸秆,使用氯氧镁水泥作为无机胶凝材料和一些辅助添加剂,解决了玉米秸秆的规模化利用。制备工艺采用浇注成型工艺,进行适当养护,形成复合建筑保温材料。本发明重点在于实现保温隔热功能,以及具有较好力学特性,兼顾防火、防水、防腐功能。其防火功能是通过用来粘结玉米秸秆的无机胶凝材料‑氯氧镁水泥来实现的,保温功能是通过添加的玉米秸秆来实现的,防水功能是通过添加EVA乳液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稻草和竹竿制备建筑保温材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17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810034.7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一种利用稻草和竹竿制备建筑保温材料方法属于建筑保温材料领域,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剩余物稻草和竹竿,材料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阻燃、防腐防霉,可用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本发明通过利用竹竿来解决机械强度提高,实现抗折强度提高,另外可有效降低导热系数,竹子为空心材料,导热系数相对比较小,复合在一起可以帮助降低建筑材料制品导热系数。本发明利用硅烷偶联剂和丙烯酸树脂乳液解决稻草和竹竿表面的界面特性和防腐,吸水问题,利用包覆隔离作用,改善了无机胶凝材料与其结合能力。通过上述技术创新和制备方法的创新,制备性能优良的稻草-竹竿-无机复合建筑保温材料,稻草在建筑材料中体积使用量可达50-80%,实现了稻草充分利用。

    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及其一次烧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836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12165.5

    申请日:2008-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尾矿利用技术,其基础玻璃组成为(质量分数):SiO250~60%;Al2O34~11%;CaO 10~13%;MgO 3~9%;FeO+Fe2O34~13%;K2O+Na2O 3~8%;BaO 1~2%;ZnO 0.5~1.5%;以TiO2和Cr2O3作晶核剂,TiO2含量为2~4%,Cr2O3含量为1~2%;以萤石作为助熔剂,加入量占配合料总量的2~4%。制备方法是将玻璃配合料直接一次升温至1250~1300℃,同时完成烧结和晶化,无需高温熔制过程,降低能耗;提高晶化效果;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降低烧结温度;配料中金属尾矿掺量达55%(质量分数)以上。本发明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在应用中与天然石材大理石和花岗石的施工方法相同,应用场合即施工部位亦相同,无特殊要求。

    一种废弃混凝土活性渣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161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189798.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弃混凝土活性渣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份数包括废弃混凝土渣粉90‑96份、粉煤灰2‑6份、六次甲基四胺0.05‑0.1份、铝酸钠0.05‑0.2份、聚合氯化铝0.05‑0.1份、乙二醇0.1‑0.4份、碱性硫酸铝钾0.2‑1.5份、硅酸钠0.2‑1.2份、硬脂酸正丁酯0.1‑0.5份、表面活性剂0.1‑0.2份。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粉煤灰、聚合氯化铝、乙二醇、硬脂酸正丁酯、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废弃混凝土渣粉、碱性硫酸铝钾、硅酸钠共同粉磨至比表面积400‑450㎡/kg;最后加水喷淋混匀后微波加热制成。在应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活性渣粉能够替代30%重量的水泥,相比于现有的废弃混凝土活性渣粉,活性提升显著,能够满足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要求。

    一种磁性粉末颗粒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6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3221.0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一种磁性粉末颗粒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磁性粉末颗粒镶嵌于透射电镜样品托网中,利用离子减薄专用树脂进一步固定,上下层分别设置薄膜材料,利用夹具施加压力,使离子减薄专用树脂均匀分布,完全包裹透射电镜样品托网和磁性粉末颗粒,排出存在的空气,加热保温后冷却,取出托网,制备出薄区,制得磁性粉末颗粒透射电镜样品。本发明可以使磁性粉末颗粒进行透射电镜微观组织观察,保证磁性粉末颗粒能够在高强度磁场条件下稳定不动,使磁性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成为可能。

    一种低能耗铁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17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678603.1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铁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低能耗铁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其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计为:SiO2 48‑53%,Al2O3 4‑8%,CaO 8‑12%,MgO 4‑9%,FeO+Fe2O3 5‑13%,ZnO 0.5‑1.5%,K2O+Na2O 5‑11%,BaO 1‑2%,CaF2 2‑4%,Ce 0.05‑0.2%;其制备方法是配料后将原料混合后粉磨、过筛、搅拌制成混合料,在1100‑1150℃下焙烧60‑75分钟,空冷后进行抛光、切割得到低能耗铁尾矿建筑微晶玻璃成品。本发明大量利用工业废渣金属尾矿,配料中金属尾矿掺量质量分数达54%以上,开发了二次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