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0693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11439.0
申请日:2010-06-29
IPC分类号: C07D413/14
摘要: 一种含1,3,4-噁二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结构式中的取代基R1至R4可以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C1至C20的相同或不同脂肪烷烃及其衍生物,或C6至C12的相同或不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它们是由含1,3,4-噁二唑结构的二元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双马来酰胺酸,然后在催化剂、脱水剂的作用下进行酰亚胺环化反应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1,3,4-噁二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具有不对称结构、两个反应基团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因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在不同的固化温度下相继反应。另外,其固化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适合应用做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60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10167930.6
申请日:2014-04-24
摘要: 一种阻燃环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抑制环氧泡沫的可燃特性,而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方法简便、产品质量可靠的阻燃环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可用于高比强度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制造。该方法通过选用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三氧化锑复配,改善环氧泡沫的阻燃性能,并且通过加入纳米填料对环氧泡沫的强度进行增强。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环氧泡沫的成型工艺,该研究成果可在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电器绝缘等高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94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37475.4
申请日:2010-07-27
IPC分类号: C08L67/06 , C08L67/00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L79/04 , C08L79/08 , C08L77/10 , C08K7/00 , C08K3/04 , C08K3/36 , C08K9/04 , C08K7/14 , C08K7/06 , B29C70/44
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的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树脂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把纳米材料加入树脂,制得纳米复合树脂基体,采用液体模塑工艺制备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在树脂中的分散以及后续的充模过程均在超声场中进行。由于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长径比,因此其在复合材料内部的逾渗阈值相对较低,0.1%~1.5%的添加量尚不足以影响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过程,在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内部由基体主导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同时,不影响由增强纤维主导的拉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6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67930.6
申请日:2014-04-24
摘要: 一种阻燃环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抑制环氧泡沫的可燃特性,而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方法简便、产品质量可靠的阻燃环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可用于高比强度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制造。该方法通过选用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三氧化锑复配,改善环氧泡沫的阻燃性能,并且通过加入纳米填料对环氧泡沫的强度进行增强。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环氧泡沫的成型工艺,该研究成果可在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电器绝缘等高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852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211452.6
申请日:2010-06-29
IPC分类号: C07D271/10
摘要: 一种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芳香二元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二元胺结构式中的取代基R1至R4为氢原子、或C1至C20的相同或不同脂肪烷烃及其衍生物,或C6至C12的相同或不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合成步骤:(A)对硝基苯酚类化合物和氯代乙酸酯类化合物在60~100℃下,以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反应;(B)上一步生成的对硝基苯氧乙酸酯类化合物与水合肼在70~90℃下,在质子性溶剂中反应;(C)将生成的对硝基苯氧乙酰肼类化合物和对硝基苯甲酸类化合物进行脱水得到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二硝基化合物;(D)将此二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新型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二元胺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87069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1439.0
申请日:2010-06-29
IPC分类号: C07D413/14
摘要: 一种含1,3,4-噁二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结构式中的取代基R1至R4可以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C1至C20的相同或不同脂肪烷烃及其衍生物,或C6至C12的相同或不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它们是由含1,3,4-噁二唑结构的二元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双马来酰胺酸,然后在催化剂、脱水剂的作用下进行酰亚胺环化反应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1,3,4-噁二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具有不对称结构、两个反应基团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因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在不同的固化温度下相继反应。另外,其固化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适合应用做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942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237475.4
申请日:2010-07-27
IPC分类号: C08L67/06 , C08L67/00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L79/04 , C08L79/08 , C08L77/10 , C08K7/00 , C08K3/04 , C08K3/36 , C08K9/04 , C08K7/14 , C08K7/06 , B29C70/44
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的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树脂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把纳米材料加入树脂,制得纳米复合树脂基体,采用液体模塑工艺制备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在树脂中的分散以及后续的充模过程均在超声场中进行。由于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长径比,因此其在复合材料内部的逾渗阈值相对较低,0.1%~1.5%的添加量尚不足以影响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过程,在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内部由基体主导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同时,不影响由增强纤维主导的拉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85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11452.6
申请日:2010-06-29
IPC分类号: C07D271/10
摘要: 一种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芳香二元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二元胺结构式中的取代基R1至R4为氢原子、或C1至C20的相同或不同脂肪烷烃及其衍生物,或C6至C12的相同或不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合成步骤:(A)对硝基苯酚类化合物和氯代乙酸酯类化合物在60~100℃下,以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反应;(B)上一步生成的对硝基苯氧乙酸酯类化合物与水合肼在70~90℃下,在质子性溶剂中反应;(C)将生成的对硝基苯氧乙酰肼类化合物和对硝基苯甲酸类化合物进行脱水得到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二硝基化合物;(D)将此二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新型含1,3,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二元胺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874713.3
申请日:2019-09-17
申请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IPC分类号: C08F112/08 , C08F120/14 , C08F2/44 , C08K9/00 , C08K3/04 , C08K5/3445 , C08L63/00 , C08J9/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多孔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多孔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界面张力,将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混杂材料组装成为三维连续碳纳米材料网络,经油相单体聚合、脱水干燥后,获得导热多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导热多孔混杂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可通过控制碳纳米混杂稳定剂组成和用量进行调控,适用于多种单体,可以制成片、板、膜、涂料和胶粘剂等不同形式,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工艺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3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72032.4
申请日:2020-06-22
申请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IPC分类号: G01D5/16 , G01L1/18 , G01B7/16 , G01K7/16 , B41F15/08 , B41F15/14 , B41F16/00 , B41J29/38 , C09D11/30 , C09D11/38 , C09D11/03
摘要: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含高价金属离子的MXene/油墨高灵敏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传感器以MXene/油墨复合结构为传感活性部件,除MXene材料外不含高价金属离子,通过制备分散液和分散工艺,将尺寸较小的MXene纳米片分散在油墨中,在油墨中形成MXene传感网络,能够大幅度提高传感活性部件的传感灵敏性。通过特殊的分散工艺,可以达到加入高价金属离子能够达到的分散效果,避免高价金属离子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中的MXene/油墨高灵敏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简单的成型方式(丝网印刷、热转印、打印机喷射成型等)方便地涂覆在测试基材或衬底表面,简化了复杂传感阵列的设计方法,避免了高价金属离子对传感网络的影响,增强了监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