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饲养避免昆虫蚁狮自相残杀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73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97523.8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蚁狮人工饲养领域,涉及一种人工饲养避免昆虫蚁狮自相残杀的方法及其应用。(1)采集蚁狮将幼虫带入养虫室,调节饲养条件进行集体饲养;(2)将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放入相应的饲养盒中进行区别;(3)将步骤(2)中盛有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的饲养盒根据筑穴的大小放入养虫盘进行规模饲养。本发明首次发现不同的温度条件对蚁狮筑穴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甚至温度不同对蚁狮的捕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室内的人工气候箱里设置13、16、28、31、33℃的5个不同梯度的温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蚁狮的穴会显著增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虫的捕食能力也显著提高。

    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80929.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指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毒株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河南株,为从前未分离和鉴定过的昆虫致病性病毒毒株,2021年9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152。本发明提供的MbMNPV‑CHN1病毒相较于一般的杆状病毒具有较为广泛的杀虫谱,而且与以往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相比,对甘蓝夜蛾、黏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烟青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更高的毒力,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00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704087.6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型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制备纳米几丁质和纳米阿维菌素,经过共价结合作用制备出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他纳米特性,具有纳米尺寸优势,能够克服叶面沉降阻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对于靶标部位的覆盖率且粘附性好,显著增加纳米阿维菌素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持效期和利用度。本发明对于提高阿维菌素农药的利用率,提高阿维菌素的杀虫效果,降低阿维菌素农药的使用量、残留及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新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及纳米农药的开发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0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04087.6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型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制备纳米几丁质和纳米阿维菌素,经过共价结合作用制备出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他纳米特性,具有纳米尺寸优势,能够克服叶面沉降阻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对于靶标部位的覆盖率且粘附性好,显著增加纳米阿维菌素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持效期和利用度。本发明对于提高阿维菌素农药的利用率,提高阿维菌素的杀虫效果,降低阿维菌素农药的使用量、残留及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新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及纳米农药的开发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种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33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704075.3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浓酸稀释后加入几丁质粉末原料,经过一次的加热酸解后,离心、洗涤并重悬浮沉淀,经过超声处理后得到几丁质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也可冻干得到固体粉末。本发明是在酸液下分解几丁质原料为微纤维,再经超声破碎分解为纳米纤维。制备方法简单温和高效可控,降低了酸液用量和制备的能耗,同时,纳米纤维均一,分散性和悬浮性良好,带电性能较高,具有显著的纳米材料特性。本发明通过调节超声破碎条件实现对几丁质纳米纤维尺寸的可控调节;通过调节温度及酸解比例实现对几丁质纳米纤维表面电量的可控调节。

    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280929.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指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毒株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河南株,为从前未分离和鉴定过的昆虫致病性病毒毒株,2021年9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152。本发明提供的MbMNPV‑CHN1病毒相较于一般的杆状病毒具有较为广泛的杀虫谱,而且与以往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相比,对甘蓝夜蛾、黏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烟青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更高的毒力,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人工饲养避免昆虫蚁狮自相残杀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73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97523.8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蚁狮人工饲养领域,涉及一种人工饲养避免昆虫蚁狮自相残杀的方法及其应用。(1)采集蚁狮将幼虫带入养虫室,调节饲养条件进行集体饲养;(2)将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放入相应的饲养盒中进行区别;(3)将步骤(2)中盛有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的饲养盒根据筑穴的大小放入养虫盘进行规模饲养。本发明首次发现不同的温度条件对蚁狮筑穴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甚至温度不同对蚁狮的捕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室内的人工气候箱里设置13、16、28、31、33℃的5个不同梯度的温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蚁狮的穴会显著增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虫的捕食能力也显著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