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8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737058.3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8/20 , A01N43/9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所述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在惰性氛围下将噁嗪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铑催化剂、添加剂一起加入到溶剂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和提纯分离得到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溶剂绿色、经济效益高以及官能团耐受性强等特点,并对所得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展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7058.3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8/20 , A01N43/9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所述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在惰性氛围下将噁嗪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铑催化剂、添加剂一起加入到溶剂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和提纯分离得到含螺吡喃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溶剂绿色、经济效益高以及官能团耐受性强等特点,并对所得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展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280929.0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指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毒株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河南株,为从前未分离和鉴定过的昆虫致病性病毒毒株,2021年9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152。本发明提供的MbMNPV‑CHN1病毒相较于一般的杆状病毒具有较为广泛的杀虫谱,而且与以往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相比,对甘蓝夜蛾、黏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烟青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更高的毒力,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57098.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氮、氧杂稠环芳烃及其合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稠杂环芳烃合成方法单一、底物合成复杂以及产物结构局限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惰性氛围下将噁嗪类化合物1、重氮化合物2、催化剂、添加剂加入到溶剂当中,在惰性氛围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杂稠环芳烃化合物3。本发明为含多杂原子稠环芳烃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官能团耐受性强以及收率良好等特点。所得产物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同时为医药、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发光材料等领域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73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97523.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蚁狮人工饲养领域,涉及一种人工饲养避免昆虫蚁狮自相残杀的方法及其应用。(1)采集蚁狮将幼虫带入养虫室,调节饲养条件进行集体饲养;(2)将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放入相应的饲养盒中进行区别;(3)将步骤(2)中盛有不同龄期的蚁狮幼虫的饲养盒根据筑穴的大小放入养虫盘进行规模饲养。本发明首次发现不同的温度条件对蚁狮筑穴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甚至温度不同对蚁狮的捕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室内的人工气候箱里设置13、16、28、31、33℃的5个不同梯度的温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蚁狮的穴会显著增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虫的捕食能力也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778447.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6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黄WRKY转录因子RgWRKY37基因及其应用,具体包括基因RgWRKY37的克隆、含有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该基因对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催化酶基因的调控作用,上述地黄RgWRKY37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地黄RgWRKY37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地黄显著提高毛状根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本发明获得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提高的转RgWRKY37基因的地黄毛状根,本发明中RgWRKY37基因可应用于地黄品质改良,提高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对于毛蕊花糖苷的规模化生产提供高产、新型的优质原料,对于毛蕊花糖苷药源紧缺性问题的缓解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6229.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8/10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化学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螺环类骨架合成困难、步骤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惰性氛围下将反应物噁嗪类化合物、1,4‑苯醌类化合物和催化剂、添加剂一起加入到溶剂当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制得螺吡喃类化合物。本发明开创性地选取简单易得的噁嗪类化合物和1,4‑苯醌类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在金属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3+3]一步实现了新型含季碳中心螺[5.5]杂环骨架的构建,为复杂螺环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以及官能团耐受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8503.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得到沼液;将沼液灌溉农田;将灌溉后的农田用薄膜覆盖并培育;揭开薄膜,进行晾晒;晾晒后,向农田中施入微生物菌剂;采用常规方法种植地黄。本发明提供的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地黄的成活率、地黄上部和下部的生物量以及产量,可有效消减地黄连作障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563635.1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8/0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氮、氧杂稠环芳烃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现有稠杂环芳烃合成方法单一、底物合成复杂以及产物结构局限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惰性氛围下将噁嗪类化合物1、重氮化合物2、催化剂、添加剂加入到溶剂当中,在惰性氛围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杂稠环芳烃化合物3。本发明为含多杂原子稠环芳烃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官能团耐受性强以及收率良好等特点。所得产物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同时为医药、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发光材料等领域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78067.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65/34 , C09K11/06 , C09K9/02 , G01N21/6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噁嗪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苯并噁嗪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在惰性氛围下将反应物噁嗪类化合物、硫叶立德类化合物和铑催化剂、添加剂一起加入到溶剂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分离得到苯并噁嗪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能在酸碱刺激下实现荧光颜色的可逆转变,具体表现为加碱后溶液由绿色荧光变为红色,再加入酸后再次变回绿色荧光。其利用仲胺对酸碱刺激的响应,具体为仲胺的质子化与中和反应,来实现苯并吩噁嗪荧光材料的可逆酸碱响应。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催化剂用量少、分离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官能团耐受性强,以及不需要银盐等金属氧化剂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