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7609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964896.9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E21C39/00
Abstract: 微波照射‑红外线探测煤、矸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识别装置固定安装到顶煤液压支架的底部后侧;调节识别装置中的好微波发射装置和红外热成像仪的高度;根据煤、矸的化学成分不同,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是煤炭远大于矸石,这就是使得在煤、矸在相同的微波照射条件下,煤炭升高的温度大于矸石升高的温度,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即可探测到煤和矸的升温情况,从而确定下落的煤和矸的比例,从而为执行放顶煤窗口的开、关提供依据。相比较于以往的煤、矸识别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并且将微波发射器设置在安装箱内,起到良好的安全和防尘作用。本发明的识别方法不局限于井下综放工作面的使用,也可扩展到其它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3089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0269258.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煤岩体试件不同倾角结构面切割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平台,平台上沿左右水平方向通过燕尾槽结构滑动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板在平台上位置的定位扳手,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岩石试件的旋转式夹紧机构以及分别位于旋转式夹紧机构左侧的左立柱和右侧的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设置有驱动电机、切割刀盘、和用于驱动切割刀盘升降的驱动气缸。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减轻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对圆柱形的岩石试样进行切割作业,操作简便,切割精度高,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切割角度,可满足各种实验的需求,并在切割过程中可吸收粉尘,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58006.4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E21B43/263 , E21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3 , E21B43/261 , E21F7/00
Abstract: 封孔、水力压裂及瓦斯抽采一体化施工装置,包括第一囊袋、第二囊袋、注浆管、水力压裂管、瓦斯抽采管和花管,第一囊袋设置在钻孔内并位于孔口附近,第二囊袋设置在钻孔内并位于孔底附近,注浆管、瓦斯抽采管均由左向右依次穿过第一囊袋和第二囊袋后伸入到孔底处,花管左端与瓦斯抽采管右端同轴向固定连接,水力压裂管的外径小于瓦斯抽采管的内径,水力压裂管同轴向设置在瓦斯抽采管和花管内部,水力压裂管右端向右伸出花管右端。本发明还公开了封孔、水力压裂及瓦斯抽采一体化施工方法,即在水力压裂工序后继续将此孔应用于瓦斯抽采;并提出新的穿层压裂‑瓦斯抽采一体化钻孔封孔工艺,保证钻孔良好的多用性,少钻孔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556971.8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用于锚固破碎顶板煤体的叉形锚杆,包括锚杆本体、驱动杆、第一分叉杆和第二分叉杆、定位销、托盘和螺母,锚杆本体中部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一条长孔,驱动杆由锚杆本体下端向上插设在锚杆本体内,驱动杆上端位于两条长孔之间,驱动杆上端、第一分叉杆下端和第二分叉杆下端通过一根销轴铰接,第一分叉杆上端和第二分叉杆上端分别穿过一条长孔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分叉杆和第二分叉杆之间设置有自锁定位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叉形锚杆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叉形锚杆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提高了锚固面积,增大了碎顶板煤体锚固范围,提高了破碎围岩的内摩擦角,改善了整体峰后强度,提高了碎顶板煤体的锚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73778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96481.X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深基点测点固定装置,其包括基轴和测点移动装置,套筒内设置有用于约束约束块移动的滑槽和用于驱动所述约束块移动的弹簧一,套筒内还设置有用于初始状态使弹簧一保持初始拉伸状态的挡板;外支撑杆的一端与圆环一铰接设置,外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内支撑杆的中下部铰接设置,内支撑杆的下端与圆环二铰接设置,圆环一和圆环二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二,圆环一初始状态时,固定在约束块的上表面,圆环三上设置有所述卡簧。本发明结构新颖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简化煤矿深基点测点固定方法,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随岩层移动而移动,从而准确获得岩层移动量,大大提高了煤矿深基点测点固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64896.9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E21C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9/00
Abstract: 微波照射-红外线探测煤、矸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识别装置固定安装到顶煤液压支架的底部后侧;调节识别装置中的好微波发射装置和红外热成像仪的高度;根据煤、矸的化学成分不同,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是煤炭远大于矸石,这就是使得在煤、矸在相同的微波照射条件下,煤炭升高的温度大于矸石升高的温度,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即可探测到煤和矸的升温情况,从而确定下落的煤和矸的比例,从而为执行放顶煤窗口的开、关提供依据。相比较于以往的煤、矸识别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并且将微波发射器设置在安装箱内,起到良好的安全和防尘作用。本发明的识别方法不局限于井下综放工作面的使用,也可扩展到其它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50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636612.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冒落区隔离防火充填材料,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憎水性膨胀玻化微珠15~25%、普通硅酸盐水泥42.520~30%、水40~50%、JW-I萘系缓凝高效减水剂0.1~0.2%、发泡剂铝粉2.0~3.0%、速凝剂硫铝酸盐水泥3.0~4.0%、可分散性乳胶粉0.3~0.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0.30%和赤泥4~6%混合均匀在一起组成,且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充填材料较好的降低了充填体的质量,并且充填体具有耐高温特性,具有较好的塑性,成功的实现了干料输送,避免了堵管现象,避免了因重量大而下坠的问题,同时有效地解决井下高冒区易产生瓦斯积聚瓦斯自燃等灾害,并能更好的解决高冒区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出现新的更大范围的顶板垮落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57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413286.1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履带顶梁的自移式超前支护支架,有效解决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其结构是,由结构相同的左右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又由结构相同的主架和副架两部分构成,主架支撑机构下部安装在支座底架上,上部装有主架履带顶梁,副架支撑机构下部安装在副架支架底座上,上部装有副架履带顶梁;主支架底座、副支架底座经底座推拉千斤顶铰接相连,主架履带顶梁后端与副架履带顶梁前端经推拉千斤顶相连,构成支架推移机构,主架履带顶梁与副架履带顶梁相对应端间铰接连接有伸缩箱,主架履带顶梁与副架履带顶梁的内侧相对面上装有带侧梁千斤顶的侧梁,顶梁支撑框架两端对称装有结构相同的预紧机构,使用安全可靠,移架方便,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57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3286.1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履带顶梁的自移式超前支护支架,有效解决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其结构是,由结构相同的左右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又由结构相同的主架和副架两部分构成,主架支撑机构下部安装在支座底架上,上部装有主架履带顶梁,副架支撑机构下部安装在副架支架底座上,上部装有副架履带顶梁;主支架底座、副支架底座经底座推拉千斤顶铰接相连,主架履带顶梁后端与副架履带顶梁前端经推拉千斤顶相连,构成支架推移机构,主架履带顶梁与副架履带顶梁相对应端间铰接连接有伸缩箱,主架履带顶梁与副架履带顶梁的内侧相对面上装有带侧梁千斤顶的侧梁,顶梁支撑框架两端对称装有结构相同的预紧机构,使用安全可靠,移架方便,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3829.8
申请日:2024-12-1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采空区防灭火领域,涉及一种多孔材料温控解吸惰性气体抑制采空区煤自燃的防灭火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多孔材料放入容器中,向内压注惰性气体,使多孔材料达到吸附平衡;容器中压力为多孔材料最佳吸附平衡压力;步骤b:将达到吸附平衡压力的多孔材料投放到煤矿采空区内;步骤c:当采空区内温度升高后,多孔材料内的惰性气体受热解吸释放到采空区中。本发明利用多孔材料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实现惰性气体在常温条件下的长期储存,以及升温条件下的可控释放,提高了常规惰气防灭火技术的精准性和经济性,可有效抑制煤矿采空区煤自燃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