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测定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600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49655.2

    申请日:2015-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E21B4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测定法,包括阶梯式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法和分组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预抽区域,选取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区域施工钻孔;对取样后的钻孔扩孔、钻进,以达到常规顺层预抽钻孔规格;对预抽钻孔进行封孔、联管抽采,并连续测定抽采参数,待稳定抽采30天后,测定抽采后残余瓦斯量;重复步骤,测定n组残余瓦斯含量;统计测定结果,绘制结果曲线,确定有效抽采半径。本发明减少了钻孔难度,减小了测定结果误差,有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种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54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176612.5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米级棒状锰酸锂是由基本粒子堆积而成,所述基本粒子为锰酸锂八面体纳米晶,所述棒状锰酸锂的直径和长度均为微米级,棒状锰酸锂上基本粒子的晶粒暴露面为{111}晶面族。本发明提供的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基本粒子的晶粒外露面为{111}晶面族,这种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有益于提高材料容量和倍率;同时,外露的{111}晶面原子稳定,可减少Mn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减少了电解液与晶粒的副反应,从而提高循环性能。众多八面体纳米基本粒子堆积而成的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基本粒子间连接紧密、致密度高,可有效提高锰酸锂的振实密度从而提高体积比容量。

    一种煤层瓦斯含量井下快速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8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9624.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瓦斯含量井下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施工直径42mm、孔深14m的钻孔;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K1或Δh2值,并选取实测数据的最大值作为该钻孔各项指标的最终测值;钻孔钻进至14m时,采用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W;运用灰关联方法确定S、K1或Δh2与煤层瓦斯含量W的关联程度;进一步测度对煤层瓦斯含量W影响最大的指标,同时同步测定煤层瓦斯含量W;对上述两者测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两者数学模型;实现煤层瓦斯含量井下快速测定。本发明可快速进行区域突出预测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可快速检验突出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是否达标;有效避免低指标突出事故。

    一种孔壁瓦斯流量测量装置及一种孔壁瓦斯流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699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35761.3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孔壁瓦斯流量测量装置,以及基于这种测量装置基础上的一种孔壁瓦斯流量测定方法。一种孔壁瓦斯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一个煤层模拟装置,钻杆对煤层模拟装置中的模拟煤层施工钻孔;还包括一个气罐和一个煤样罐,所述气罐、煤层模拟装置、煤样罐依次连通,所述煤样罐的顶部设有带阀门的喷口,所述煤样罐与流量采集系统连接。本发明的测定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获取的总的瓦斯流量减去堵头及煤样罐内“死空间”涌出的瓦斯流量、堵头内部留存煤屑涌出的瓦斯流量得到孔壁瓦斯流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孔壁瓦斯动态涌出规律曲线,对于煤层瓦斯的综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钻孔抽采瓦斯有效半径测定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6004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49655.2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测定法,包括阶梯式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法和分组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预抽区域,选取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区域施工钻孔;对取样后的钻孔扩孔、钻进,以达到常规顺层预抽钻孔规格;对预抽钻孔进行封孔、联管抽采,并连续测定抽采参数,待稳定抽采30天后,测定抽采后残余瓦斯量;重复步骤,测定n组残余瓦斯含量;统计测定结果,绘制结果曲线,确定有效抽采半径。本发明减少了钻孔难度,减小了测定结果误差,有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种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5494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176612.5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米级棒状锰酸锂是由基本粒子堆积而成,所述基本粒子为锰酸锂八面体纳米晶,所述棒状锰酸锂的直径和长度均为微米级,棒状锰酸锂上基本粒子的晶粒暴露面为{111}晶面族。本发明提供的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基本粒子的晶粒外露面为{111}晶面族,这种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有益于提高材料容量和倍率;同时,外露的{111}晶面原子稳定,可减少Mn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减少了电解液与晶粒的副反应,从而提高循环性能。众多八面体纳米基本粒子堆积而成的微米级棒状锰酸锂,基本粒子间连接紧密、致密度高,可有效提高锰酸锂的振实密度从而提高体积比容量。

    一种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煤层瓦斯流动状态快速判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0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46879.X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煤层瓦斯流动状态快速判识方法,通过在煤矿井下采集五类煤样,制成标准煤芯,确定出每个煤芯的地质强度指标值,然后再测算出煤芯的启动压力梯度值,并对多种煤样进行一系列的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得出各类煤样的启动压力梯度值,然后将各类煤样的启动压力梯度值与其对应的地质强度指标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根据在煤矿井下采集煤样或者直接观测煤壁,获取煤层的煤体结构,确定煤层的GSI值后,即可得出煤层瓦斯的启动压力梯度,将其与瓦斯压力梯度进行比较,即可快速判定煤层瓦斯的流动状态。本发明为抽采难易程度评价及抽采工艺的选择提供指导,并为瓦斯抽采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