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0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200705.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择优取向Magnéli相Ti6O11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以石英玻璃作为衬底、TiO2作为靶材,靶材和衬底之间的间距保持在4‑8cm,激光束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在靶材表面,先将腔室抽真空为1×10‑3‑5×10‑3 Pa,然后加热衬底温度至200‑700℃,再继续抽真空为1×10‑4‑5×10‑4 Pa,接着通氧气,控制氧流量为10sccm,调节氧分压为5‑10Pa;先预溅射5min,去除靶材表面氧化物后再开始向衬底溅射,结束后原位退火至室温,即生成沉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的Magnéli相Ti6O11透明导电薄膜,其中生长速率为2‑12 nm/min。该薄膜材料为纯Ti6O11Magnéli相且具有高度择优取向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见区及近红外光区的透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602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112350.7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7D20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吡咯缩氨基硫脲铜、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10ml无水乙醇,1.0mmol2,4-二甲基-5-甲酰基-吡咯-3-甲酸乙酯和1.0mmol4-苯基氨基硫脲加入到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75℃下回流搅拌3h,生成淡黄色固体,即为配体HL。取1mmo配体HL和1mmol的CuCl2·2H2O加入到5ml乙醇和四氢呋喃(体积比1∶1)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常温下静置一周,出现棕色块状晶体,即制得配合物吡咯缩氨基硫脲铜。将上述CuCl2·2H2O替换为NiCl2.2H2O,制备得配合物吡咯缩氨基硫脲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吡咯缩氨基硫脲铜、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的具抗癌活性作用,适合在抗癌领域中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推广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6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12350.7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7D207/3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吡咯缩氨基硫脲铜、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10ml无水乙醇,1.0mmol2,4-二甲基-5-甲酰基-吡咯-3-甲酸乙酯和1.0mmol4-苯基氨基硫脲加入到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75℃下回流搅拌3h,生成淡黄色固体,即为配体HL。取1mmo配体HL和1mmol的CuCl2·2H2O加入到5ml乙醇和四氢呋喃(体积比1∶1)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常温下静置一周,出现棕色块状晶体,即制得配合物吡咯缩氨基硫脲铜。将上述CuCl2·2H2O替换为NiCl2.2H2O,制备得配合物吡咯缩氨基硫脲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吡咯缩氨基硫脲铜、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的具抗癌活性作用,适合在抗癌领域中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推广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5280.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2/W‑VO2/VO2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热致变色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薄膜包括第一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VO2层、第二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W‑VO2层、第三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VO2层;所述第一层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通过沉积形成于透明玻璃衬底上,第二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沉积形成于第一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上,所述第三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通过沉积形成于第二热致变色功能薄膜层上;所述W‑VO2层中W在VO2中的掺杂量为2at.%。本发明提供的VO2/W‑VO2/VO2三层复合结构实现了对VO2基热致变色薄膜Tlum、ΔTsol、Tc三个方面的综合提升,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5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25002.6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电致成形测试装置,包括拉力/压力试验机、集成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拉力/压力试验机上有真空腔室,横梁下方的活塞连接有滑动密封穿过真空腔室顶部的试验杆,拉力/压力试验机的试验台和试验杆上分别设置加热电极,加热电极之间有成形模具;集成控制柜中有真空获得装置及其控制器、水冷装置和加热电源装置;真空腔室中有温度测量单元、I/O测量单元和电阻率测量单元,拉力/压力试验机、温度测量单元、I/O测量单元和电阻率测量单元与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导线连接。本发明在高真空环境中,通过电加热方式将试样加热到特定温度,并对试样压铸成形,同时,测试成形过程中的压力、电压、电流、温度与内阻等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0086855.9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可对设备旋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其包括平行光管、半透半反镜、转动模块、凸透镜、收集光纤、光纤光谱仪、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转动模块由相互垂直的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和反光镜构成,使得进出转动模块的光束反向平行;所述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光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存在峰值,且该反射峰值对应的波长值随射向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所述处理模块是根据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与从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反射光的光强度峰值波长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不会对旋转轴的转动造成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0705.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择优取向Magnéli相Ti6O11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以石英玻璃作为衬底、TiO2作为靶材,靶材和衬底之间的间距保持在4‑8cm,激光束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在靶材表面,先将腔室抽真空为1×10‑3‑5×10‑3 Pa,然后加热衬底温度至200‑700℃,再继续抽真空为1×10‑4‑5×10‑4 Pa,接着通氧气,控制氧流量为10sccm,调节氧分压为5‑10Pa;先预溅射5min,去除靶材表面氧化物后再开始向衬底溅射,结束后原位退火至室温,即生成沉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的Magnéli相Ti6O11透明导电薄膜,其中生长速率为2‑12 nm/min。该薄膜材料为纯Ti6O11Magnéli相且具有高度择优取向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见区及近红外光区的透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86855.9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可对设备旋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其包括平行光管、半透半反镜、转动模块、凸透镜、收集光纤、光纤光谱仪、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转动模块由相互垂直的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和反光镜构成,使得进出转动模块的光束反向平行;所述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光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存在峰值,且该反射峰值对应的波长值随射向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所述处理模块是根据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与从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反射光的光强度峰值波长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不会对旋转轴的转动造成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08459308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051557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电致成形测试装置,包括拉力/压力试验机、集成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拉力/压力试验机上有真空腔室,横梁下方的活塞连接有滑动密封穿过真空腔室顶部的试验杆,拉力/压力试验机的试验台和试验杆上分别设置加热电极,加热电极之间有成形模具;集成控制柜中有真空获得装置及其控制器、水冷装置和加热电源装置;真空腔室中有温度测量单元、I/O测量单元和电阻率测量单元,拉力/压力试验机、温度测量单元、I/O测量单元和电阻率测量单元与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高真空环境中,通过电加热方式将试样加热到特定温度,并对试样压铸成形,同时,测试成形过程中的压力、电压、电流、温度与内阻等参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50319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20154206.3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可对设备旋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其包括平行光管、半透半反镜、转动模块、凸透镜、收集光纤、光纤光谱仪、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转动模块由相互垂直的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和反光镜构成,使得进出转动模块的光束反向平行;所述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光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存在峰值,且该反射峰值对应的波长值随射向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所述处理模块是根据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与从人造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的反射光的光强度峰值波长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转动模块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不会对旋转轴的转动造成干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