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0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2307.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酶触发的原位荧光反应检测草甘膦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碱性磷酸酶(ALP)催化底物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形成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在室温下与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硅纳米颗粒(SiNPs)。当草甘膦存在时,草甘膦会抑制ALP活性,使其催化能力变弱,进而导致L‑抗坏血酸和SiNPs产生减少,荧光强度变弱,且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加,体系的荧光强度不断减弱,进而实现草甘膦的定量检测。本发明不需要制备纳米材料,简化了检测方法,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该方法在草甘膦的检测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在草甘膦残留检测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5567.2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VS2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构建生物传感器,其中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部分与探针部分,电极部分为GCE/AuNPs/Ab1/BSA,探针部分为VS2/AuNPs/PEI‑Fc,将待测液与电极部分混合孵育,PBS缓冲液洗涤后得到GCE/AuNPs/Ab1/BSA/SH;而后将其与电极部分混合孵育,PBS缓冲液洗涤后得到生物传感器GCE/AuNPs/Ab1/BSA/SH/Ab2/PEI‑Fc/AuNPs/VS2,将所得生物传感器置于PBS溶液中,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电信号测量,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该生物传感器的信号值与目标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本发明生物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在0~1μg/mL的范围内,检测限低至1.1pg/mL,预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58。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29176.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IPC: G01N21/31 , G01N21/78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花状二硫化钒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毒死蜱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方法基于花状二硫化钒,采用比色生物传感器以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毒死蜱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双模式的方法不仅可以拓宽毒死蜱的检测范围,还能够增强传感器的应用灵活度,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采用纳米材料提升传感器检测性能,在比色检测中,检测范围为0~100μM,检测限低至0.52nM,预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89;在电化学检测中,检测范围为0~1nM,检测限低至5.8fM,预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3,实现对毒死蜱的高灵敏及可视化检测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