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481504.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及其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篮状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从龙葵根中筛选出一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真菌,经鉴定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为68.4%,盆栽实验表明,该菌株对烟草根腐病的相对防效为61.1%;大田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烟草根腐病的相对防效为88.8%,可有效降低烟草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原菌的大面积侵染,同时本发明筛选的篮状菌菌株可以诱发烟草幼苗防御酶PPO、PAL和POD活性,提高幼苗抗病性,保护烟草植株的生长。因此,篮状菌在防治烟草根腐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3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8857.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及其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枝镰刀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轮枝镰刀菌从野生茄子根茎分离获得,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 DNA同源性分析鉴定为轮枝镰刀菌,对烟草疫霉菌和烟草尖孢镰刀菌具高抑菌活性,抑菌率>90%;本发明菌株可分泌一些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使其失去内容物,完全干瘪直至死亡;抗逆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轮枝镰刀菌对温度、pH、紫外照射等条件具有耐受性,能够保持至少高于50%的抑菌活性;本发明菌株能够在烟草植株各个组织定殖,对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腐病具有联合防治功效,生防效果明显优于市售生防菌剂和化学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9944.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6 , G06V10/54 , G06V1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叶采收成熟度鉴别方法,包括:获取烟叶的图像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图像信息的成熟类别信息;提取所述图像信息中对应所述成熟类别信息的图像特征值;对所述图像特征值进行特征筛选,得到图像融合特征值;根据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后的多粒度级联森林优化模型对所述图像融合特征值进行成熟度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根据预设评价指标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模型性能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根据所述评价结果确定所述多粒度级联森林优化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相较于其他模型,GCF对烟叶成熟度预测有着更全面的性能,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GCF超参数,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性能,不同成熟度预测的平均精确率达到94.52%。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481503.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及其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从番茄根部分离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均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鉴定为空气芽孢杆菌,通过分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溶解病原菌菌丝细胞壁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对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效果,抑菌率均>80%,尤其是对烟草疫霉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验证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具有明显优于市售生防菌剂和化学药剂的防效作用;同时,可促进烟草种子萌发,促进大田烟株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传代培养稳定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086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 , 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包括沿烟垄延伸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底部于烟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移动轮,所述平台顶部设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外壁设有齿带段,所述平台上还设有驱动机构,包括底部对移动轮齿轮传动的驱动轴,驱动轴顶部贯穿平台并与平台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啮合齿带段的驱动齿轮;所述平台上还设有打穴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上的竖直向驱动件,所述竖直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用于打穴的绞龙组件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针对粮苗间距设计,满足烟粮融合种植模式下的定距打穴作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