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1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86267.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郭瑜 , 杨程涛 , 杨恒 , 马彦操 , 张智峰 , 韩晓明 , 熊俊杰 , 闫本正 , 宣德全 , 武腾飞 , 郭志企 , 李普 , 蒋志刚 , 刘晨 , 房新亮 , 柴锡军 , 徐东灿 , 冯立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机群柔性恒压变频集中供水系统,包括:恒压供水系统、保底压力供水系统、密封罐,密封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密封罐之间通过二级高压供水管路连通,在恒压供水系统中,水泵通过一级高压供水管路、二级高压供水管路与中部密封罐的进水口连通,每个密封罐均与一套保底压力供水系统连通,保底压力供水系统通过变径的供水管路向密封罐内补水供压。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钻机群集中打钻期间,管路末端供水管路压力下降快、供水压力、供水量不足的问题,该系统利用密封罐内的压缩空气来实现保压供水,并通过保压供水钻孔来控制密封罐内最低压力、控制液面下降高度,阻止密封罐内气体流入一二级高压供水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45441.1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恒 , 贾明魁 , 杨程涛 , 郭启文 , 辛新平 , 郭瑜 , 李国栋 , 李广生 , 狄满洲 , 张智峰 , 王一彤 , 陈攀 , 宛志红 , 闫本正 , 熊俊杰 , 武腾飞 , 李学臣 , 郝殿 , 郭志企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力喷射泄煤增透地面井构建方法,在目标煤层和目标区域选定位置开口施工地面井;将地面井采用“三开”方式钻进,形成三开段,包含一开竖直段,下入套管进行固井、二开竖直拐向段,下入套管进行固井、三开水平段,下入套管不固井,钻进确定辅助泄煤巷的位置,在下入套管时完成综合录井;在将辅助泄煤巷再掘进数米,使辅助泄煤巷与三开段相贯通;在三开水平段内设有水力喷射孔,采用喷枪对三开水平段的周边煤体进行割缝冲孔造穴,三开水平段内送入钢套管,形成泄煤通道;对井内开展冲孔洗井作业,并做好完井设计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7049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内保护层构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单一突出煤层测定瓦斯参数;S2,在煤层底板岩石巷道向煤层设置多组考察孔,计量考察孔卸煤量和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S3,以考察孔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3‰为依据,确定考察孔对应的有效控制范围,确定出内保护层、措施孔、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S4,根据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实施卸煤措施,并准确计量各措施孔卸煤量;S5,计算措施孔累计卸煤量,判定措施有效性是否达标;S6,卸煤措施实施结束后,划分矩形单元,探测矩形单元内煤层是否存在卸压空白区;S7,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若不存在卸压空白区,则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7049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内保护层构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单一突出煤层测定瓦斯参数;S2,在煤层底板岩石巷道向煤层设置多组考察孔,计量考察孔卸煤量和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S3,以考察孔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3‰为依据,确定考察孔对应的有效控制范围,确定出内保护层、措施孔、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S4,根据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实施卸煤措施,并准确计量各措施孔卸煤量;S5,计算措施孔累计卸煤量,判定措施有效性是否达标;S6,卸煤措施实施结束后,划分矩形单元,探测矩形单元内煤层是否存在卸压空白区;S7,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若不存在卸压空白区,则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600472.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7/00 , G06F30/20 , G06Q50/02 , E21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一煤层层内卸压防突效果评价的方法,明确影响卸压防突效果的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确定以上因素之间的正负影响关系;测定并收集层内卸压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的相关参数和影响因素值资料;设定边界条件,校正目标考察值,建立关联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法+非定量纲期望区间的方式明确不同层内卸压工艺在不同因素下的卸压防突效果及预测目标区间值的对应关系;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检验,更新并优化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之间的区间对应关系;回采工作面使用反馈,修正预测模型。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瓦斯灾害治理提供了预判的方法和指标,降低了后期停产治理的被动局面,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5587.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河南工程学院
IPC: G01N15/06 , G01N15/075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煤水混合物的固体浓度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光源模块,设置于煤水混合物运输管道的第一侧管壁,出光面背对第一侧管壁;第一光电检测器,设置于正对第一侧管壁的第二侧管壁,第一光电检测器与光源模块同轴设置,第一光电检测器的光接收面背对第二侧管壁;处理模块,与第一光电检测器的输出端连接;光源模块可持续输出波长和强度固定的参考光束,第一光电检测器可采集检测光束的检测光强信号,处理模块可对检测光强信号进行补偿得到目标检测光强信号,根据参考光束的参考光强信号和目标检测光强信号确定煤水混合物中煤颗粒的浓度。该系统能够提升检测的效率和适应性,还能够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60252.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晓冉 , 李壮 , 棘玉 , 汪阳 , 刘宗海 , 闫捷 , 宋灿 , 杨程涛 , 郭瑜 , 房新亮 , 闫本正 , 徐志凯 , 冯剑波 , 郑蕊 , 赵苏杭 , 张宏博 , 刘欢 , 李瑞娜 , 袁满 , 何建龙 , 姜伊科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凝胶、动态封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80‑120份,改性纤维素醚0.8‑1.2份,助剂0.1‑0.5份;以所述改性纤维素醚为基准,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改性纤维素醚包括40%‑80%的羟乙基纤维素和20%‑60%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所述助剂为基准,所述助剂包括10%‑50%的裂隙填充剂和10%‑50%的稳定剂;以所述稳定剂为基准,所述稳定剂包括10%‑50%的苯甲酸钠、10%‑50%的尼泊金乙酯和10%‑50%的丙酸钙。本申请制备的新型复合凝胶、动态封孔材料是一种流变性优异、自适应填充裂隙、稳定性好的柔性纤维素凝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44514.5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封孔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囊袋封孔器及其液体恒压自适应封孔方法,所述的钻孔内设有外侧囊袋以及里侧囊袋,所述的外侧囊袋和里侧囊袋之间设有第一注液管和第二注液管以及抽采管,所述的第一注液管上设有位于外侧囊袋和里侧囊袋之间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的第一注液管和第二注液管贯穿外侧囊袋,止于里侧囊袋中,所述的第二注液管上设有位于外侧囊袋和里侧囊袋内的第二出液口,所述的泵体与第一注液管和第二注液管连接,所述的泵体上设有与第一注液管和第二注液管配合的PLC控制器以及电磁阀、密封段注浆管控制阀门和囊袋注浆管控制阀门,所述的第一注液管和第二注液管上均设有压力表。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6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32057.X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志企 , 秦勇 , 张益民 , 申建 , 姚念岗 , 张政 , 杨程涛 , 闫本正 , 李普 , 许小凯 , 李良先 , 封志彬 , 张智峰 , 武腾飞 , 蒋志刚 , 刘晨 , 柴锡军 , 宣德全 , 房新亮 , 徐东灿 , 赵红利 , 李庆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燃烧高温高压气驱煤层气抽采及煤层消突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多个地面煤层气抽采井的中间位置设置贯通煤层的燃烧直井筒,对燃烧直井筒的煤层段进行切割形成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煤层,密封装置上的压风喷嘴和雾化喷水口持续向燃烧室内通入助燃气体和水,使燃烧室内持续产生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燃烧室内裸露的煤层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和水雾化加热后的水蒸汽形成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向周边煤层远处渗透及运移,此过程伴随着加热煤层及介质气体驱替瓦斯,瓦斯驱替过程中,高温高压燃烧室周边煤层被持续加热增加其渗透率及热解吸煤层的煤层气,形成的煤层气被高压介质气体持续压力驱使向低压区渗透运移,最终到达临近瓦斯抽采井并从此处产出,从而完成煤层中煤层气的抽采及煤矿瓦斯区域治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95585.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河南工程学院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矿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煤岩实时在线精准识别方法及系统。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煤岩实时在线精准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煤岩样本的初始近红外光谱数据;对所述初始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清洗,得到目标近红外光谱数据;对所述目标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煤岩样本特征数据;建立初始煤岩识别模型,并利用所述煤岩训练特征数据对所述初始煤岩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中间煤岩识别模型;利用所述煤岩测试特征数据,对所述中间煤岩识别模型进行评估,得到目标煤岩识别模型;获取第一待识别煤岩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输入所述目标煤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第一待识别煤岩的信息。能够对煤岩实时识别,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