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982945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711328.1
申请日:2023-10-10
申请人: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孔围压加载模拟装置,包括封堵管路、抽采管路和围压加载装置,围压加载装置对封堵管路施加围压,由于封堵管路为柔性管,使得围压直接对封堵段施加,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持续记录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的压力变化情况,通过两个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值变化能判定封堵段的漏风情况,即封堵段内部产生裂隙的情况;另外在围压加载之前,封堵段在封堵管路内的横截面为圆柱形,在围压加载后,通过封堵管路一端观察封堵段的形变情况,从而确定其对当前加载压力情况下的抗形变性能;从而在实际使用时能根据地应力的变化情况选择其适用的封孔材料,并且能在地应力达到其抗压极限时,提前对封孔材料进行加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2095556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711327.7
申请日:2023-10-10
申请人: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7/005 , E21B47/017 , B01D46/62 , B01D46/24 , B01D46/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煤屑堵塞的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主机、连接管、探测管、过滤网管和防爆振动马达,检测仪主机的采样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探测管一端连接,探测管另一端穿过封孔段伸入至抽采管内,所述过滤网管装在探测管另一端,且其形状与探测管相同,过滤网管由金属滤网制成,用于探测管采样时防止粒径大于金属滤网孔径的煤屑进入探测管;所述探测管为刚性管,所述防爆振动马达装在探测管一端,且与探测管刚性连接,用于驱动探测管振动使其内部堆积的煤屑分散,防止煤屑堵塞探测管。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和振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防止煤屑堵塞探测管,且便于实施,从而保证监测和评估封孔质量的准确性及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12112.6
申请日:2023-10-11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爆破扩孔送药及封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封孔装置、扩孔装置和送药装置;其中扩孔装置用于对上向钻孔扩孔,并形成环形切槽;送药装置用于送药及对钻孔的预封孔,送药装置先随着扩孔装置进入钻孔内,在扩孔装置的扩孔工作完成后,送药装置被移动至扩孔装置扩孔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两个支撑杆的扩展进入环形切槽内,从而使送药装置固定在钻孔中;然后通过送药铲将静态破碎药卷穿过送药装置推至钻孔内,最后将封孔装置与送药装置连接,使封孔装置对钻孔孔口进行密封,形成双重密封作用,钻孔内的静态破碎药卷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持续膨胀应力与热应力,最终实现煤层坚硬顶板的高效弱化致裂。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0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29420.5
申请日:2022-07-1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风动力的打钻防喷孔装置及方法,在打钻过程中兼具快速排渣、清理粉尘及瓦斯快速抽采的功能,通过防喷主体中甲烷浓度检测仪监测瓦斯浓度,从而能对钻孔内是否发生喷孔现象做出识别和判断,进而向工作人员发出声光警报,接着工作人员能通过阀门启停按钮组实现气动蝶阀一和气动蝶阀二的快速开启和关闭,通过这种方式能使防喷主体从除尘及排渣模式快速切换至瓦斯抽采模式,在短时间内进行瓦斯的密闭抽采,解决了传统防喷装置机械式手动阀门启停过晚而造成的瓦斯抽采不及时,进而大量涌入采掘工作面而造成瓦斯超限的难题。此外,通过两个气动蝶阀的相互切换控制,关闭除尘管路阀门对整个防喷装置进行密封,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9241.9
申请日:2023-06-19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翟成 , 郑仰峰 , 余旭 , 杨威 , 张海宾 , 徐吉钊 , 刘厅 , 孙勇 , 丛钰洲 , 唐伟 , 李宇杰 , 朱薪宇 , 黄婷 , 王宇 , 陈爱坤 , 徐鹤翔 , 吴西卓 , 刘晓琴 , 魏星宇 , 黄涛
IPC分类号: E21F7/00 , E21F17/103 , E21F17/12 , E21F1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瓦斯煤层封闭式工作面煤气智能开采方法,将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全封闭形成密封空间,进而取消通风系统及瓦斯抽采钻孔,由于无外界空气进入,并通过抽取使其内部氧气降低至接近零,进而使采煤工作面在后续采煤过程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状态,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煤炭自燃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风险,从而大大加快了采掘接替速度,并减少了矿井的施工成本。另外在密封空间内进行后续采煤时,解吸的瓦斯直接排放至采煤工作面及密封空间内,此时通过瓦斯抽采泵站抽采瓦斯,大大提高了瓦斯利用率;最终实现对整个高瓦斯煤层的瓦斯抽采,且在抽采的同时能进行煤炭开采,不仅保证瓦斯抽采效率,还保障了煤炭开采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710114.5
申请日:2021-06-2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传感器的核废料掩埋场水体监测系统及方法,适用于核废料掩埋场使用。其包括核磁共振测量系统,井下控制中心与地面综合管控中心。在地面综合管控中心远程操控核磁共振测量系统,对核废料掩埋场不同位置处的水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井下控制中心汇总所测数据,再通过光纤传输至地面综合管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有水侵入,并对异常情况做出预警,制定应对措施,保护核废料掩埋场的持久性安全。该监测系统具有简单、方便和智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4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491082.9
申请日:2022-05-07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相态CO2的定向层位式地热强化开采方法,从地面向干热岩储层钻设竖井,在竖井同一侧依次钻设第一水平钻井、第二水平钻井和第三水平钻井,并在第二和第三水平钻井内均布设定向孔洞,其在后续CO2流体相变致裂时起到导向作用,接着布设多相态CO2地热开采系统。这种单井“注入‑提热”过程可有效提高地热开采效率;利用液态CO2注入地热层时受热后相变膨胀致裂增加体积改造范围,此时CO2气体变成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使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与地热层换热,最后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进入换热器内进行换热降温,使其提取的热量用于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从而有效保证地热资源开采后的换热效率,提高地热资源的整体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72377.2
申请日:2022-01-21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叠置煤层气藏多向闭环抽采煤层气的方法,先在叠置煤层气藏形成水平井和四个抽采井;在水平井和各个抽采井布设闭环抽采系统;然后将气化剂依次注入水平井的四个水平段,通过气化反应会产生大量辐射热和CO2气体,产生裂隙网络,裂隙网络将上煤层、岩层和下煤层进行连通,并在煤体升温降低CH4气体吸附性和CO2气体竞争吸附的双重作用下,使得上煤层和下煤层内的CH4气体快速解吸;气化反应后的CO2气体经过分离后与发电产生的CO2气体可再次注入上煤层中,再次通过CO2吸附性能促进CH4气体的驱替,整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闭环,同时开采出的CH4气体通过CH4发电机组转化成电能进行的后续利用,实现了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采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072385.7
申请日:2022-01-21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置煤层气藏高效闭环抽采的方法,先在叠置煤层气藏形成水平井和抽采井;在水平井和抽采井布设闭环抽采系统;然后将气化剂注入水平井的水平段,通过气化反应会产生大量辐射热和CO2气体,产生裂隙网络,裂隙网络将上煤层、岩层和下煤层进行连通,并在煤体升温降低CH4气体吸附性和CO2气体竞争吸附的双重作用下,使得上煤层和下煤层内的CH4气体快速解吸;气化反应后的CO2气体经过分离后与发电产生的CO2气体可再次注入上煤层中,再次通过CO2吸附性能促进CH4气体的驱替,整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闭环,同时开采出的CH4气体通过CH4发电机组转化成电能进行的后续利用,实现了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采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711040.7
申请日:2021-06-2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害风险低场核磁共振立体监测方法,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或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等水害预警及隧道开通后运行中位移沉降及可见风险的全生命周期三维立体监测与预警。施工阶段首先在地下空间或隧道施工掌子面钻取不同角度的钻孔并获得岩心,得到围岩的岩性并判断前方有无构造带;向钻孔内送入低场核磁共振微缩传感器进行测量,利用获得的核磁水信号及围岩岩性,构建诱发水害的预警阈值和安全评估准则。地下空间或隧道施工完成后,布置四周钻孔并预埋低场核磁共振微缩传感器,配合巡检摄像头及光纤应变传感器,利用5G信号对四周围岩内水的空间分布、位移沉降及可见风险进行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了隧道的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