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非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57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1019619.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非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以及该岩体中裂隙的形态和分布,确定用于制作试样的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2)将该三维数字模型通过3D打印得到模具;(3)根据实际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配制水泥砂浆制备试样,将配制好的水泥砂浆倒入模具,水泥砂浆在模具内固化成型,形成试样;(4)脱模、养护,得到试样。本发明可以精确定位裂隙位置、严格控制裂隙大小、充分考虑裂隙的空间形状,制备的裂隙岩体试样脱模方便,且脱模时不会产生破坏裂隙内部结构、改变裂隙的形状和大小、或者在裂隙周边产生新生裂隙等问题。

    一种利用船舶撞击能的外海墩式码头钢管桩防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117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3498.8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船舶撞击能的外海墩式码头钢管桩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卸作业平台(4)和均与所述装卸作业平台(4)两端相连的若干系缆平台(7),所述装卸作业平台(4)和系缆平台(7)均由若干钢管桩(14)固定于海平面上,所述装卸作业平台(4)上设置有蓄电池组(5)和恒电位仪(6),所述装卸作业平台(4)的若干靠船构件上均设置有用于吸收船舶(16)撞击能的压电陶瓷板(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船舶撞击能的外海墩式码头钢管桩防腐装置,能耗小,工作可靠,防锈蚀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外海墩式码头的经济效益。

    碳纤维布加固桩柱式构件全自动施工机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7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005519.8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布加固桩柱式构件全自动施工机,包括施工部模块以及施工部爬升模块,其中施工部模块可实现自动在桩柱式构件表面进行刷胶、粘贴碳纤维布及浸渍碳纤维布等操作,包括环向行走小车及其上搭载的供/涂胶系统及供/贴碳纤维布系统;施工部爬升模块用于施工部模块的步进顶升动作,完成施工全过程的自动化过程包括液压挺杆系统及供压油泵,本发明可以全程实现无人控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施工质量稳定。克服了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巨大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

    一种船闸横拉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50499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18539.8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闸横拉门,包括:横拉门本体,置于横拉门本体的下部的第一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产生同级相斥的力并置于闸槽内的第二电磁铁,安置于进水廊道、出水廊道内并提供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电力的供电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横拉门,利用船闸过船时水的势能,高效的发电并储存,然后利用电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使得横拉门产生一定的升力,从而减少船闸横拉门开启或关闭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而减少底部摩擦力,减少开启或关闭横拉门时需要的能量。

    一种可对现役高桩码头桩基外表面完整性检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2874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1016102.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现役高桩码头桩基外表面进行完整性检测装置,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自动行走系统、电阻检测成像系统、桩径自适应系统和水深测量系统。自动行走系统包括复位弹簧、滑轮、轻质瓶体、进排水水泵。电阻检测成像系统包括弹性电阻盒、数据分析成像模块。桩径自适应系统包括可伸缩的环形空心管、电动机。水深测量系统包括水压力测试仪、单片机。本发明检测现役的高桩码头桩基外表面完整性情况,装置可得出桩基完整性图像;解决了桩基在水下难以检测的问题,同时检测成像的原理为无损检测,对现役的桩基没有任何影响,可通过码头上人员的操作使得检测装置上下运动,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员下水,保证人员的安全。

    一种船闸浮式系船柱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0156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618492.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闸浮式系船柱,包括:滑动于轨道滑轮上的浮筒,位于轨道滑轮外侧的船闸闸室,安装在浮筒上的系船柱;包裹在系船柱外侧的第一发电组件,置于浮筒内的第二发电组件,通过配套线路将第一发电组件、第二发电组件产生的电储存起来的蓄电池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利用船闸工作中产生的水位变动及船舶挤靠和系缆力进行发电,同时兼具系船功能的一种船闸浮式系船柱;本发明利用水位的变动以及船舶的动能,将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的设计理念。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非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9619.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G01N1/36 G01N200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非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以及该岩体中裂隙的形态和分布,确定用于制作试样的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2)将该三维数字模型通过3D打印得到模具;(3)根据实际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配制水泥砂浆制备试样,将配制好的水泥砂浆倒入模具,水泥砂浆在模具内固化成型,形成试样;(4)脱模、养护,得到试样。本发明可以精确定位裂隙位置、严格控制裂隙大小、充分考虑裂隙的空间形状,制备的裂隙岩体试样脱模方便,且脱模时不会产生破坏裂隙内部结构、改变裂隙的形状和大小、或者在裂隙周边产生新生裂隙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