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坡度的矩形水槽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11668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725260.1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坡度的矩形水槽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装置,包括进水箱、扁长形水槽、出水箱、储水箱、柱状泥样管、推移质泥沙捕获装置和悬移质泥沙收集装置;进水箱设置有侧面出水口,侧面出水口相对于进水箱底面的高度可调节,侧面出水口与扁长形水槽的进水口通过可伸缩橡胶管密封连接,扁长形水槽的出水口与出水箱的侧面进水口通过可伸缩橡胶管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1)利用升降插板调节扁长形水槽的坡度,实现了不同坡降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模拟;(2)利用恒定水位差对底泥表面产生恒定的作用力,实现模拟底泥侵蚀效果;(3)利用垂向结构未受到扰动的柱状底泥进行侵蚀实验,维持了底泥原有特性,表征底泥的实际侵蚀特性。

    一种波浪与湖流共同作用下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水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54131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472475.7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波浪与湖流共同作用下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水槽装置,包括进水箱、扁长形水槽、出水箱、储水箱、柱状泥样管、推移质泥沙捕获装置、悬移质泥沙收集装置和波浪产生装置;通过同时用电脑控制装置和电动机带动造波推板往复运动,从而产生特定波形,进水箱和出水箱通过配置不同高度的插板控制水槽进出口水位,用千斤顶将垂向结构未受到扰动的柱状泥样顶入水槽,泥样表面发生侵蚀,用泥沙收集装置分别收集悬移质和推移质,模拟底泥侵蚀特征,揭示底泥床面运移特征,克服了外力条件不可控、无波浪模拟和很难维持底泥原状结构的问题。

    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

    公开(公告)号:CN203096694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089336.0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包括由多孔透水材料构成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底面沿其宽度方向呈坡面结构,其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凸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植物生长基质;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河流,湖泊、水库岸坡等场所,内槽栽培植物,外槽填充吸附性活性炭,即能美化水体岸坡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增强水体生态和陆地的联系,又能吸附被雨水携带的陆上污染物,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从而达到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

    一种埋入式测定湖泊岸坡带地下水渗流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96684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089309.3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埋入式测定湖泊岸坡带地下水渗流的装置,包括碗形采集器、滤砂网、出水管、密封储水瓶、流量计和真空泵系统;所述滤砂网设置在碗形采集器的口端,所述碗形采集器上开有两个通孔,一通孔与真空泵系统连接,另一通孔与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止回阀与密封储水瓶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流量计;本实用新型(1)利用碗形采集器倒扣埋入河床,结合真空泵,保证了采集地下水渗流的准确性;(2)利用流量计测定地下水渗流流量,实现了对任意时间段的地下水渗流流量的即时监控;(3)装置附带真空泵系统,可通过气压传感器实现对碗形收集器内的空气及时抽净,保证真空环境。

    一种现场观测底泥再悬浮通量和起悬速度的移动载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78261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089330.3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现场观测底泥再悬浮通量和起悬速度的移动载人装置,可拆卸拼装的矩形箱、透明玻璃隔板、流速仪、搅拌机、电动机、沉积物捕获器;透明玻璃隔板设置在矩形箱内且将其分隔为实验室和观测室,且其位于实验室的一侧在同一垂线上安装有若干不同高度的流速仪,观测室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搅拌机与沉积物捕获器设置在实验室内,搅拌机与电动机连接,观测室四周及底部为封闭防水结构,顶部为镂空结构;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外力不可控,无法维持底泥原状结构,不便采集水样等问题;同时允许观测人员直接观测底泥悬浮情况,直接选择测出所需底泥悬浮速度;可以灵活调节取样位置,方便研究扰动对不同位置的影响。

    一种研究底泥起悬机制和营养盐释放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01368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20723902.4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研究底泥起悬机制和营养盐释放的装置,包括由两个侧板与一个顶板构成的水流通道结构、连接管、硬质水管、接泵管、潜水泵、采样管和抽样筒,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口分别与水流通道及硬质水管的端口相匹配,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口通过连接管与硬质水管密封连接,所述硬质水管通过接泵管与潜水泵密封连接,所述水流通道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不同高度的采样孔,所述抽样孔通过采样管与抽样筒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1)实现了在不影响流场结构和底泥原样的条件下采集水样;(2)通过调节潜水泵的运行工况产生不同强度的水动力条件,即不同大小的流速;可以比较不同强度的水动力条件下水体中释放的营养盐含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