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711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446532.7
申请日:2023-04-2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表面形貌表征应用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图像采集、三维图像处理、点云数据提取、破裂面模型重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本发明从破裂面采集到分形维数计算整个过程均严格遵守规范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各个环节误差,通过编程实现破裂面分形维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本发明提出的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适用于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环境,操作简单,计算高效,其计算结果能较为准确地表征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的粗糙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56)对比文件吴禄祥.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精细化表征与定量评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2021,(第2期),A011-790.张亚衡等.粗糙表面分形维数估算的改进立方体覆盖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第24卷(第17期),3192-3196.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46532.7
申请日:2023-04-2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表面形貌表征应用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图像采集、三维图像处理、点云数据提取、破裂面模型重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本发明从破裂面采集到分形维数计算整个过程均严格遵守规范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各个环节误差,通过编程实现破裂面分形维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本发明提出的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适用于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环境,操作简单,计算高效,其计算结果能较为准确地表征二级配混凝土破裂面的粗糙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10397.6
申请日:2024-01-04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属于地下储气库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地下储气库检修时,外水水位较高而导致的钢衬安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所述地下储气库包括:具有开挖轮廓的洞室围岩,其上一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均沿开挖轮廓的径向方向设置;吸水件,围绕开挖轮廓一周设置、且与多个排水孔均连通,用于吸附排水孔中的地下水;联合衬砌层,设于洞室围岩的洞壁内侧;排水组件,其一端穿过联合衬砌层、且与吸水件连通,另一端位于联合衬砌层内侧的空腔中,用于将吸水件中的地下水排入空腔中。本发明用于地下储气库的外水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68231.9
申请日:2024-04-18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和光伏就地消纳间的潜在联系,构建面向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公共建筑三相供用电系统结构。然后,针对所提三相供用电系统结构,提出了公共建筑三相‑单相储能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最小化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目标确定储能系统最优容量配置。下层模型采用基于空间加权矩阵距离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提取典型供用能模式,实现典型模式下单相储能与三相储能的协同经济调度。双层模型通过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以及Gurobi求解器实现求解。本发明借助储能系统和换相开关对建筑内三相不平衡进行了有效治理,并促进了光伏就地消纳与公共建筑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437485.6
申请日:2023-10-31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06 , H02J3/46 , G06Q30/020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绿电消纳意愿的多微网双层优化方法,步骤如下:建立用户负荷行为及其设备出力模型;建立用户绿电消纳意愿综合评价模型;综合用户用能经济性和用能满意度,建立用户福利函数;建立系统能量平衡约束模型;建立微网运营商收益目标函数;以微网运营商为上层领导者,微网用户为下层跟随者,建立主从博弈双层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嵌套CPLEX求解器求解多微网最优调度方法。本发明建立了用户绿电消纳意愿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用户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用能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对用户可再生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实现微网运营商利益与用户福利的平衡,降低负荷峰谷差,缓解电网的供电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05004.3
申请日:2023-10-26
申请人: 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江苏省水利安全管理服务中心)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IPC分类号: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混合均匀化的混凝土宏观损伤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混凝土细观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步骤2、模拟细观损伤;步骤3、观测细观损伤;步骤4、确定损伤状态;步骤5、细观模型区域划分:将模型区域划分为损伤增长区、损伤非增长区和未损伤区;步骤6、确定受力阶段:计算细观损伤区大小和细观损伤增长区大小的变化量,确定混凝土所处受力阶段;步骤7、采用适用于不同受力阶段的混合均匀化方法,计算混凝土宏观损伤变量。本发明通过对细观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和采用混合均匀化方法,突破现有技术无法基于细观损伤计算结果合理定量表征混凝土宏观损伤的瓶颈,在混凝土结构损伤破坏的宏细观跨尺度模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17578.5
申请日:2023-10-11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虚拟储能的多微网互联系统分布式协调优化方法,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各微电网构建成虚拟储能加以解决,其具体内容为将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差值定义为微网灵活性需求,基于微型燃气轮机和电池储能的调节能力,确定各微电网可共享发电量和储能容量,以可共享发电量和储能容量为各微电网可提供充放电量,此时微电网被构建为虚拟储能;针对以遗传算法为代表的传统集中式优化和以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为代表的传统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并行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带约束的目标函数转化为无约束的目标函数,降低求解难度,提高了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69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071268.3
申请日:2023-02-07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微网动态划分的多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多微网系统的供需不平衡程度;步骤2、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虚拟微网群边界和可调节设备能量调度策略;步骤3、当各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发生变化时,优先通过调节虚拟微网群内部的电池储能的充放电来平抑供需不平衡,最后进行购售电;如果此时运行成本不超过提前设定的阈值,则保持虚拟微网群边界不变;步骤4、如果保持虚拟微网群边界不变其运行成本超过提前设定的阈值,则执行步骤2;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所采用的动态边界虚拟微网在经济效益上优于固定边界虚拟微网,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上高于固定边界虚拟微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308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5945.8
申请日:2023-02-2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6Q30/0201 , G06Q30/0202 , G06Q40/04 , G06Q30/08 , G06Q50/06 ,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碳储存的需求侧电碳耦合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用户动态模型和目标函数;用户参与需求侧电碳耦合市场,加入“虚拟碳储存”,使用户能够对碳排放强度进行投标报价;使用无模型、数据驱动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求解最小化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灵活性不同的用户参与需求侧电碳耦合市场并进行碳排放责任的交易,进一步释放了高灵活性用户的负荷调节潜力,能够实现系统总体碳排放的降低;本发明提出“虚拟碳储存”的概念,使来自储能的电的碳排放强度成为可控变量,松弛由比例共享定理带来的碳排放责任与潮流的紧密耦合,从而实现碳排放责任在用户间的灵活转移,使用户可以对碳排放强度进行灵活报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1997.7
申请日:2023-02-07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智能家居室内环境管理方法,步骤如下:利用智能手表检测人体手腕皮肤温度以及心率;建立人体热感觉模型;建立太阳能热负荷模型;建立室内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模型;建立通风系统的热/冷流量模型;建立加热/冷却系统产生的加热/冷却功率模型;建立设备内部热量模型;建立室内的热环境模型;建立系统耗能成本模型;建立室内温度惩罚成本模型;建立目标函数模型;使用双网络深度Q学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本发明以人体实时感觉作为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提高环境的热舒适性;本发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实现建筑物内部的自主控制,在不需要任何预测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状态进行自适应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