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0480186.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代表地区环境温度、辐照强度对逆变器元器件工作温度的影响,结合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容配比,建立光伏逆变器元件工作温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辐照强度对容配比影响,综合发电量超配损失、逆变器初始成本、逆变器失效后更换成本三点设计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本发明通过综合光伏逆变器效率,失效概率与系统硬件成本,提出最优光伏发电成本的组件、逆变器匹配方法,避免考虑某一单独因素造成系统可靠性低或综合成本过高问题,为光伏系统精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7047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1170468.5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双面组件阵列排布背面辐射量的方法,基于视角系数法模型和组件阵列排布的空间几何关系,计算了直射光与散射光入射于地面再反射至双面组件背面的辐射量,以及利用了Perez半球散射辐射模型,计算了直接入射于双面组件背面的散射辐射量。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双面组件阵列排布的安装倾角、安装高度、安装间距、安装方位角和空中直射与散射强度比例等影响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双面组件背面接收到的总辐射量,结合组件正面辐射量模型有助于优化太阳能双面组件的安装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80186.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代表地区环境温度、辐照强度对逆变器元器件工作温度的影响,结合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容配比,建立光伏逆变器元件工作温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辐照强度对容配比影响,综合发电量超配损失、逆变器初始成本、逆变器失效后更换成本三点设计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本发明通过综合光伏逆变器效率,失效概率与系统硬件成本,提出最优光伏发电成本的组件、逆变器匹配方法,避免考虑某一单独因素造成系统可靠性低或综合成本过高问题,为光伏系统精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20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12659.6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光伏逆变器元器件IGBT工作温度的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采用传热学原理及结温与热阻原理并通过循环迭代的方法建立外部环境温度、输入功率与IGBT损耗及温升的数学关系式,利用EXCEL中循环迭代功能计算得到逆变器大功率元器件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输入功率下的壳温、结温。本发明预测的不同环境温度、不同输入功率状态下IGBT的工作温度与实际测量的温度误差在±8%以内,用来预测高低温环境、高低负载比下光伏逆变器大功率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为评估逆变器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04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70468.5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双面组件阵列排布背面辐射量的方法,基于视角系数法模型和组件阵列排布的空间几何关系,计算了直射光与散射光入射于地面再反射至双面组件背面的辐射量,以及利用了Perez半球散射辐射模型,计算了直接入射于双面组件背面的散射辐射量。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双面组件阵列排布的安装倾角、安装高度、安装间距、安装方位角和空中直射与散射强度比例等影响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双面组件背面接收到的总辐射量,结合组件正面辐射量模型有助于优化太阳能双面组件的安装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