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芯管的新型避雷针

    公开(公告)号:CN1136907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75772.2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芯管的新型避雷针,包括上段钢管和下段钢管,上段钢管内径小于下段钢管;上段钢管朝向下段钢管的端面设有上段法兰盘,上段法兰盘和上段钢管之间固定有多块上加劲板,上段钢管内固定有内环板,内环板与上加劲板的顶端平齐,上段法兰盘上固定有朝向下段钢管延伸的芯管;下段钢管朝向上段钢管的端面设有下段法兰盘,下段法兰盘和下段钢管之间固定有多块下加劲板,芯管的下段伸入下段钢管内,芯管的外径与下段钢管内径相等,芯管的底端与下加劲板的底端平齐。本发明的优点是:芯管与内环板总体上可以提升法兰节点的承载力和疲劳寿命,降低避雷针脆性断裂事故的发生。

    一种楼板连接构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1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52750.9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板连接构造包括:多个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两侧分别设有企口和凸榫,多个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企口与所述凸榫匹对首尾相连,所述企口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榫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丁字形梁,所述第一丁字形梁的顶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丁字形梁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所述凸榫底部上;第二丁字形梁,所述第一丁字形梁与所述第二丁字形梁通过螺栓连接拼接形成工字梁。本发明通过在现场地面就将梁体的一部分,即第一丁字形梁设置在预制板上,让预制板在空中对接时采用第一丁字形梁与第二丁字形梁的直角对接,从而加快预制板对接梁体施工效率,能快速完成楼板与框架柱对接。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拼接节点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7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26518.4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拼接节点包括:拼接节点结构,所述拼接节点结构包括上钢柱和下钢柱;夹板,所述夹板包括内夹板和外夹板;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外夹板、所述上钢柱和所述内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栓将所述外夹板、所述下钢柱和所述内夹板固定连接;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包括上横隔板和下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与所述内夹板垂直,所述上横隔板与所述内夹板顶部相抵,所述下横隔板与所述内夹板底部相抵。本发明通过在多个内夹板之间和多个外夹板之间可以留有一定缝隙,通过调节夹板之间缝隙宽度,从而使夹板可适应匹配不同尺寸的拼接节点结构,且具有较好的拆卸性能。

    一种咬合式螺栓连接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9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26422.8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式螺栓连接结构,结构包括:芯板,芯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且芯板还设置有贯穿两侧的长条孔;第一夹板,第一夹板靠近芯板一侧设置与第一槽口适配的第三槽口,且第一夹板还设置有贯穿两侧的第一螺栓孔;第二夹板,第二夹板靠近芯板一侧设置与第二槽口适配的第四槽口,且第二夹板还设置有贯穿两侧的第二螺栓孔;螺栓连接副,螺栓连接副从第一螺栓孔、长条孔和第二螺栓孔穿过,将第一夹板、芯板和第二夹板连接固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芯板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连接面上设置相互适配的槽口,增大连接板接触摩擦,使得结构抗剪承载力增加,减少螺栓数量和连接板尺寸,减轻结构重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98681.4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该抗滑桩包括:桩体;内侧垫板,所述内侧垫板设置在所述桩体面对斜坡土体的一侧上;外侧盖板,所述外侧盖板环向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柔性垫体,所述柔性垫体设置在所述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所述柔性垫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垫体间隔设置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柔性垫体的埋设深度依次增加。本发明通过根据埋设深度逐渐增加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使得抗滑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压力,够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使得桩体受力均匀,减少了抗滑桩在斜坡土体压力影响下发生的变形和倾斜,提高强夯处理场地的工程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