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0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836051.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G赫兹到太赫兹波段屏蔽效能的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PEDOT:PSS水溶液中加入凝胶基质,搅拌混合后静置;将静置后的产物分别进行冻融循环、冷冻干燥,得到具有G赫兹到太赫兹波段屏蔽效能的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G赫兹到太赫兹波段屏蔽效能的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具有双尺度闭合微孔和参错的层状结构,能够产生多重反射,拓展了电磁波屏蔽带宽,提高了电磁屏蔽效能,在5G乃至6G技术领域的抗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356172.9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D06M11/44 , D06M13/188 , D06M23/16 , D21H17/14 , D21H17/67 , D21H21/16 , D06M10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纤维素材料表面进行不对称润湿性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纤维素材料表面负载纳米尺度的两性金属氧化物,在纤维素材料表面构成微纳粗糙结构;2)将处理后纤维素材料的一侧表面漂浮在水上,单侧润湿后待用;3)将纤维素材料未被润湿的一侧表面漂浮在溶解有脂肪酸的疏水有机溶剂上,进行超疏水改性,之后取出干燥;4)将纤维素材料未超疏水改性的一侧面漂浮在酸性溶液上,去除单侧表面负载的纳米尺度的两性金属氧化物,之后清洗干燥。该改性方法可以在纤维素材料的一侧负载疏水性结构,不会对改性后纤维素材料亲水侧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2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46649.8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纤维素纸张表面原位还原负载纳米银粒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纤维素纸张用碱性溶液进行预处理;以及银源溶液采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并通过高压直流电源对雾化雾滴施加电压使雾化雾滴感应带电,将带电的雾化雾滴通向纤维素纸张表面,在纤维素纸张表面原位负载纳米银粒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验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粒径分布较窄,负载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解决纳米银粒子在纤维素纸张表面负载时,由于表面能较高发生的团聚现象,从而更好的发挥纳米银粒子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8202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327962.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钛基材接触氧化性气体并反应,在钛基材上形成氧化物薄层;步骤2,经步骤1处理的钛基材置于水热反应液中反应,在钛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光催化作用的二氧化钛薄膜。步骤1中,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化氢。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化氢时,步骤1在130~180℃温度下,进行2~6h。步骤1中,将钛基材悬置在盐酸上方且不直接接触盐酸,盐酸浓度为1~3mol/L。本发明提供的薄膜具有更多的光催化反应位点,反应效率高,且薄膜的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89145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74049.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D06M11/83 , D04H1/4318 , D04H1/728 , D06M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力负载银纳米线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银纳米线的分散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薄膜,所述PVDF薄膜的空隙率为65%~70%;将PVDF薄膜浸渍在银纳米线的分散液中,得到表面负载银纳米线的PVDF薄膜。该制备方法使得银纳米线在纤维膜上具有优异的负载量以及强力的吸附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13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394021.0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D21H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酸方法以及脱酸装置,其中脱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脱酸样品置于雾化的脱酸剂氛围中;(2)利用等离子体对附着有脱酸剂的待脱酸样品进行处理。所述的待脱酸样品为单层放置或多层叠置的层状物。待脱酸样品的厚度不大于2mm。步骤(1)和步骤(2)在常温常压以及空气氛围下进行。本发明提供的脱酸方法以及脱酸装置,适用范围广,条件温和,脱酸彻底,且不会对待脱酸样品的形貌和结构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54820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769505.4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自下而上依次有基底、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以及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中二氧化钛纳米点的尺寸为20~300nm,密度为1.0×109~1×1011/cm2,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点之间的间隙,并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点。其制备:包括制备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依次将前驱体溶胶、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混合物旋涂在基底上并进行热处理。该所得到的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初始附着、增殖和后续脱附。可广泛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20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596529.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8 , B01J21/18 , B01J35/004 , B01J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基材上生长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酸液与含钛化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热反应液;步骤2,将基材放入水热反应液中,在70~12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在基材上生长二氧化钛颗粒。酸液为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氟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含钛化合物为钛酸四正丁酯和/或钛酸异丙酯。含钛化合物的体积为水热反应液总体积的3~14%。本发明提供的在基材上生长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廉易得,使二氧化钛牢固生长在基材上,且可以控制二氧化钛颗粒的晶型和尺寸,获得高的光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80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96902.6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D21H2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连续脱酸系统,包括:脱酸剂雾化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脱酸剂罐、雾化发生机构以及用于向待脱酸样品施加脱酸剂的喷头;射频放电装置,包括放电电极、接地电极以及相匹配的电路,所述接地电极为柔性材质且绕置成用于承载待脱酸样品的传送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放电电极和喷头以改变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置;第一绝缘层,贴覆在传送带外表面;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方,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的间隙为待脱酸样品的通道,所述放电电极处在该通道上方。该脱酸系统有效避免样品变形、变色,适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0685.X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0.84nm水合高岭石经两步液相置换法制备的丝氨酸/高岭石插层物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水合高岭石与乙二醇混合并搅拌反应得到乙二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再取乙二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与丝氨酸溶液混合反应得到丝氨酸/高岭石插层复合物。高岭石层间距扩大至d001=1.13nm,插层率可达到35%~75%,丝氨酸在高岭石层间以平行于高岭石片层方式呈单层排列,其羧基与高岭石的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氨基与高岭石硅氧层的氧原子形成氢键。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得到的丝氨酸/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可稳定长时间存在。
-
-
-
-
-
-
-
-
-